肃州区西峰镇地处酒泉城区西南郊,因征地拆迁引发的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比较突出。近年来,西峰镇党委、政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抓稳定、保平安、促发展,全镇社会治理、平安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实现了“由乱到治、由治到稳、由稳到兴”的重大转变。今年2月,西峰镇被省委政法委表扬为新时代“枫桥式”基层单位。
西峰镇“枫桥式”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入户调解矛盾纠纷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靶向治理难点痛点
西峰镇按照“抓平安联创提升组织能力、抓基层联治提升治理能力、抓矛盾联调提升化解能力、抓信访联办提升服务能力、抓治安联防提升管理能力、抓重点联控提升帮教能力”的社会治理工作思路,立足岗位职责,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补短板”思维坚持靶向治理,化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确保信访受理、矛盾化解和便民事项办理“最多跑一次”。
2024年3月,西峰镇侯家沟村村民张某在农村土坯房改造过程中,因无法享受相应的政府补助资金和贷款贴息政策,向镇综治中心反映问题。政法委员立即进行了走访调查,并联合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对张某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但张某拒不接受,并打算继续上访。
侯家沟村村委会一方面邀请司法所干警对张某开展法治宣传和政策解读,一方面召集村民代表、调委会成员、有威望的乡贤等,对张某反映的情况分析研判,最终达成了对张某土坯房改造的经济赔偿。
西峰镇充分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诉前调解、行业调解、专业调解”五种调解模式,实现矛盾纠纷调处再下沉、广延伸、全覆盖,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创新管理工作方法有效化解风险隐患
西峰镇党委、政府结合辖区实际,创新实施了“查治安、卫生、纠纷,防火、防盗、防骗,管理、服务、宣传到位”的“三防三查三到位”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法,通过日巡查、日报告,做到矛盾纠纷和各类问题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深入落实驻点政法干警联席会议、矛盾纠纷调处联席会议、信访联席会议三项制度,由镇主要领导召集驻点公、检、法、司干警、律师和调委会成员,定期对全镇一段时期内的信访问题、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进行会商研判。
近年来,在酒泉市新城区二期高速建设过程中,西峰镇作为征地拆迁的主战场,充分发挥职能,积极与国土、规划、建设、司法行政等部门沟通衔接,邀请律师、法官、村民代表召开现场论证会和谈判会,坚持情、理、法相结合,成功解决了横亘在飞天路和阳关路交会处遗存多年的征地拆迁矛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做实排查预警防控提升群众平安指数
西峰镇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三级网格对纠纷预防、思想劝导的优势效能,打出定责、定人、定时、定措、定案的“五定”组合拳,明确包教育、包化解、包息诉、包稳控、包救助的“五包”责任和帮教育、帮转化、帮就业、帮生产、帮生活的“五帮”措施,将有关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做实做细。
2023年11月,闫某因村上拆迁安置后未分配到补偿款长期上访,针对其出嫁后又离婚,且长期在村上居住的特殊情况,西峰镇通过邀请法检公驻点干警和律师、人民调解员、村民代表进行了分析研判,多次入户进行沟通,从集体补偿资金中支付给闫某一定比例的征地补助款,上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西峰镇创新推行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法,由网格长、治安联防队员和人民调解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和隐蔽性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化解,走好排查、预警、防控“三步曲”,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逐年得到提升。
来源:法治甘肃网、肃州区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