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人艺之友”,一朝一夕“再造时光”,5月10日,北京人艺联合东城区委区政府主办的2025“人艺之友日”主题活动在院内院外正式开启。戏剧时光走出舞台的炫目,在初夏的骄阳下成为了可观可品的周末市集,而最特别的是:摊主与观众皆是“人艺之友”。


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表示,北京人艺自1986年成立“人艺之友”至今,39年,“人艺之友”见证着剧院的历史,而人艺也希望观众能够近距离感受除话剧之外的更多文化内容,以“开放日”这种艺术家与观众的近距离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感受观众对人艺的爱与期许。

穿过戏剧大道,邂逅潮流市集

“人艺之友日”主题活动于2023年北京人艺建院71周年之际首次开设,旨在与观众分享剧场空间,共享戏剧记忆,尝试以更多新业态,联动更多空间场景,为观众带来更加多元化的文艺生活新体验。自首次开设以来,每年都有数千名戏剧爱好者借此机会走进人艺,以另一种方式打开人艺。

本次“人艺之友日”以“再造时光”为主题,围绕“可触摸的历史”“可参与的当下”“可想象的未来”三个主题,推出多场专题戏剧活动及演出,以“演出”“活动”“打卡”“展览”四大单元,为每一位参与者提供一段戏剧独家记忆。


首都剧场前广场的“时光滤镜”系列打卡相框,以三幅不同年代滤镜装置串联起剧场过往-现代-未来的定格场景;戏剧大道化身70米“时光列车”车厢,以别出心裁的方式将“旅途”的概念与人艺历史结合,展现人艺各个发展阶段的代表剧目及舞台道具;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前厅变身“时光照相馆”自拍体验区,观众可在机器上拍摄“人艺之友日”活动专属大头贴,或者当场生成以自己为头条新闻的“人艺之友报”;四合院咖啡厅的“时光影院”,循环播放多部人艺经典剧目影像,偏房中则设置复古造型电视,对剧目进行不间断放送。

40余家品牌商户入驻的“人艺之友日”市集,融合了科技酷玩、非遗展示、网红美食、艺术文创、潮流生活等五个分区。“时光有礼”巨型福袋墙则为观众增添了“抽盲盒”的消费体验,多款由北京人艺自主开发及与北京东城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等形式定制的活动专属衍生产品也于市集进行首发销售。


为艺术课开场,杨立新金句频出

一连两天,4场“剧场艺术课·大家面对面”艺术交流活动将在首都剧场、曹禺剧场分别举行。其中,为艺术课开场的是表演艺术家杨立新,他以“我”——不知道怎么说为题进行的讲座金句频出:把土腥味儿弄没了,人艺也就没了;剧本应该是不写决胜千里,而写运筹帷幄;毕业就演大主角那是一场灾难;小说是写给读者的,剧本是写给一个特殊群体的——导演和演员;话剧就是通过两三个月的排练把剧场搅动得热血沸腾,在台上有一种集体荣誉感,无论台上台下都觉得值……

首都剧场南北侧厅的北京人艺书画展也在开放日期间免费向观众开放。展览甄选了曹禺、欧阳山尊、赵起扬、于是之、苏民、蓝天野等二十余位人艺艺术家,以及郭沫若、胡絜青、叶浅予、尹瘦石、黄永玉、钟灵等二十余位人艺之友的书画作品。透过这四十余件作品,参观者可以穿越丹青感受人艺人别具韵味的“戏外功夫”。


而来自德国里米尼纪录剧团的作品《恐怖谷》也在开放日期间为观众带来对“科技”和“人类命运”的深度思考。仿真机器人作为表演者,通过多媒体互动等形式,与观众探讨人机关系的边界,而《恐怖谷》也成为北京引进的首部纯机器人演出的戏剧作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畅

编辑/汪浩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