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想要的台阶,中国终于决定给他搭一个,但怎么搭、搭多高,还是由咱们自己说了算。



【中方高层将与美财长进行接触】

就在日前,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确认,应瑞士政府的邀请,中美经贸中方的头号人物,将于5月9日至12日飞往瑞士。在此期间,中方代表还将与美国财长一起坐下来聊聊,然后计划在5月12日至16日前往法国,开启第十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

美方显然意识到了,自己惯用的“硬手段”已经对中国没有太多效果,反而增加了自己的麻烦。美国财长贝森特多次公开表示,希望能和中国达成某些“重大进展”。

这也难怪,无论如何,美国经济对中国的供应链依赖是显而易见的。突然切断这种关系,不但能给通胀加把火,还会波及就业和整体经济发展。

这一轮的接触,其实是缓解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绝佳机会。如果双方达成共识,全球经济都是受益者;要是美方缺乏诚意,那等着他们的,将是中方更加坚定有力的反制。



【中方早已有言在先:中美合则两利】

但我们必须搞清楚一点:中国这次参加谈判,不是因为被动接受,而是经过多方面综合考虑后,做出的主动选择。

我商务部表示,这回会谈是因为美方近来不断透露愿意调整关税政策的信号,通过多种渠道想要重启沟通。而中方则考虑了全球的期待、中国自身的利益,以及美国国内消费者和企业的诉求,才答应这个会面。

反观特朗普政府,一直以“单边关税”为武器,试图用霸道的方式让各国屈服。然而,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在意全球市场的稳定,就连美国老百姓的感受也没有被忽略。这种情况下,中美谁更讲大局,高下立判。

当然,中国的立场从未模糊过:如果要打,那就奉陪到底;如果要谈,那就坐下来好好谈,但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协商的基础上。



【对于中美谈判中国的立场从未改变】

没有谈判诚意?那就别怪我们见招拆招。对于美国那种“表面友善,暗中施压”的把戏,中国是不吃这一套的,因为这不仅违反基本的国际交往规则,对中、美双方乃至全球也都是伤害。

纵观历史,曾经的中美经贸谈判中,美方多次变卦,甚至撕毁协议,让双方多次陷入信任危机。中方自然不会为一次谈判信号就欢欣鼓舞,而是保持高度警惕。“听其言而观其行”,若美国真想解决问题,他们就必须面对自己挑起的纷争,重新回到国际规则的轨道上,带着诚意来谈。

而从这次的谈判安排来看,中方并不是跟着美方的节奏走,而是自己节奏清晰,步调稳健。选择在瑞士会面,这个时机、地点都很合适。而审视大局,美国显然已经失去了“得道多助”的优势。



【中欧同步取消交往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不久前,中国外交部和欧盟官宣,同步取消对彼此的交往限制,结束了4年的制裁和反制,全面恢复中欧立法机构的交往,这实际上为中欧关系的正常化铺平了道路。

这件事具有重大意义,欧美媒体对此的反应截然不同:欧媒普遍认为这是欧盟在美国关税战阴影下的一项重大突破,为中欧贸易协议打下基础;而美媒则关注白宫的反应,说特朗普因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有分析表示,接下来,在美国发起的关税战阴影下,中欧关系有望实现质的飞跃,甚至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为电动汽车问题推出新的解决方案。

更重要的是,中欧投资协定重新浮现的可能,将成为美方的心头大患,因为这无疑是在挑战美国一直以来的霸权主义思维。



【特朗普终于等到中方的同意】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中方高层在结束中美谈判后,并未因美方态度而打乱节奏,而是继续按既定战略前往法国,开启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这显示了中方独立自主的外交风格,以及在多边外交舞台上从容自若、不被牵制的强大定力。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以自身利益为第一原则,同时也不忘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我们将会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坚定且从容地迈步向前。

这一次,中方作为一个有担当的大国,不仅为中美经贸关系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全球经济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可以预见的是,只要美方能以建设性态度进行交流,对话结果对世界来说将是积极的。同时,这也提醒美国,只有放弃单边主义,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多支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