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最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郑重宣布,经双方商定,中方和欧洲议会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过去几年,中欧立法机构交往因一些复杂因素陷入低谷,欧洲部分势力受美国影响,在涉华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不恰当举措,导致双方关系出现波折。但如今,形势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中欧同步全面取消交往限制,意味着双方将重新开启全方位、深层次的对话与合作,为中欧关系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特朗普(资料图)
近年来,美国在世界上不断推行单边主义举措,全球多边秩序被打乱。欧洲国家跟着美国行动,却发现自身利益并未得到保障。美国随意加征关税的行为,严重扰乱了全球产业与供应体系,不少欧洲企业因此遭受损失。
而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多边合作,努力推进全球贸易自由与经济融合,以实际行动彰显大国责任。欧洲国家经过仔细思考后发现,和中国深化合作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这一合作需求也变得愈发迫切。欧洲渴望借助中国庞大的市场来拉动经济增长,中国也希望借鉴欧洲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中欧双方在经济上优势互补,蕴含着巨大的合作空间。如今中欧取消交往限制,正是双方把握时代机遇、从自身发展利益出发做出的正确决定。
中欧关系的升温,让大洋彼岸的美国坐不住了。几乎在中欧宣布取消交往限制的同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紧急发声,请求与中国进行谈判。据中国外交部消息,应瑞士政府邀请,中方将于 5 月 9 日至 12 日访问瑞士,期间将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会谈。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资料图)
贝森特在美方发布会谈声明后对美国福克斯新闻表示:“我认为这将关乎局势降级…… 我们必须先缓和局势才能继续前进。” 从他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美方对于此次会谈的急切期望。路透社援引中国商务部发言人的话称,“在充分考虑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的基础上,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 这表明中方的同意接触,并非轻易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综合考量了多方面因素。中方始终秉持着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原则,愿意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但绝不会在核心利益上做出让步。
“中国同意和美国接触有利于更好传达我方立场。但这不等于谈判,也不意味着让步。”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宋国友 7 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无论是接触、会谈还是未来可能的谈判,中方都将维护自身利益,“这是中方考虑到国际经济发展以及中美两国互动而采取的善意举措”。中方一直强调,谈判需要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只有双方都拿出诚意,才能真正推动问题的解决。对于美方可能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中方必将坚决予以回应,绝不让步。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资料图)
此外,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的两名贸易专家称,他们对会谈并不特别乐观。专家预计,会谈会持续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这也从侧面说明,中美之间的经贸问题积重难返,绝非一次简单的会谈就能彻底解决。双方需要在多个领域进行深入沟通和协商,逐步化解分歧,建立互信,才有可能达成长期稳定的经贸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