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革命时期,军官级别当属排长级别最小,往上便是连长,从连长被降级到排长肯定是犯了严重的错误,可是当人听到自己被降级的时候却是非常的开心。
这个人就是被授予中将的滕海清,1932年,他所在的军队收到了一封调令,说是让其赶紧到师部通信排报到,从此之后你就不属于这个部队了。
看到这样的调令很是疑惑,细想最近也没有犯下严重的错误啊,怎么这么突然,滕海清不得不服从组织的安排,当来到的通信排的时候,他感到非常的开心。
1. 人物生平
在安徽金寨县斑竹园的大山褶皱里,腾海清出生于1908年的深秋,那时的大别山,山峦间飘荡着贫苦人家的叹息,腾家几间摇摇欲坠的茅草屋,在寒风中瑟缩,像极了一家人的命运。
父亲腾兴发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终年在巴掌大的薄田里刨食,母亲日夜操劳家务,一家人的生活依旧如拧不干的湿抹布,沉重而苦涩。
五岁那年,腾海清就开始跟着父母在田间劳作,割草、放牛、拾柴火,这些活计填满了他的童年,七岁时,看着同龄人背着书包走进学堂,他只能偷偷趴在窗台上听读书声。
母亲抹着眼泪塞给他一块硬红薯,“等收成好了,娘一定送你去念书,”然而,连年的大旱和兵匪骚扰,让这个承诺永远成了泡影。
十二岁那年,父亲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为了给父亲抓药,腾海清把家里仅有的半袋糙米背到镇上,却在半道被土匪抢走,看着父亲咽下最后一口气,他跪在坟前攥紧拳头。
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此后,他不得不到地主家做长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喂马、挑水、耕地,稍有不慎就会遭到地主的打骂,有一次,他不小心打碎了地主家的瓷碗,被打得遍体鳞伤。
1926年,大别山的革命火种悄然蔓延,一天夜里,腾海清在河边打水时,遇见几个背着梭镖的年轻人,他们谈论着“打倒土豪劣绅”“土地归农民”,这些话像一道光。
照亮了他黑暗的生活,腾海清开始偷偷参加农民协会的集会,在昏暗的油灯下,听革命志士讲述外面的世界,1927年4月,当地的地主武装勾结军阀,对农民协会展开血腥镇压。
腾海清的表哥是一位农会骨干,被残忍杀害后挂在村口,看着表哥的遗体,腾海清心中的怒火彻底被点燃,那天深夜,他摸黑来到农会秘密据点,接过了一支锈迹斑斑的长枪。
当冰冷的枪杆握在手中时,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改变命运的道路,离开家乡的那天清晨,腾海清对着母亲的坟头重重磕了三个响头,山间的晨雾还未散尽,他抹去眼角的泪水,大步走向队伍。
2. 战场上的磨炼
1929年,腾海清正式加入红军队伍,从大别山的田间少年成长为一名战士,当他第一次握紧手中的钢枪,便在心底立下誓言:要在战场上杀出一条光明路。
在鄂豫皖根据地的反“围剿”战斗中,腾海清初露头角,那次战争中,敌军使用机关枪疯狂的扫射,使得我方损失惨重,腾海清见状就带着一支小队从侧翼突围。
他手持大砍刀,率领弟兄们冲锋陷阵,奈何敌人的个攻势太猛,混战中,他头部被弹片划伤,鲜血模糊了双眼,却仍死死咬住敌人阵地不松口,直到增援部队赶到。
这场战斗后,他被战友们称为“铁头猛将”,也因此升任班长,1932年,红四方面军西征,腾海清所在部队负责掩护主力转移,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
他带领全班战士在山隘处构筑防线,军队物资所剩无几,即使是这样他们依旧在坚持,连续三天三夜的血战,阵地前堆满了敌人的尸体,腾海清的衣服也被鲜血浸透。
最终成功完成任务,这场恶战让他明白,战场不仅需要勇气,更要懂得战术与谋略,此后,他开始钻研军事书籍,向有经验的指挥员请教,逐渐从“猛张飞”成长为智勇双全的将领。
抗日战争时期,腾海清担任副大队长,在丰县崔庄战斗中,他所指挥的小队与日本展开了恶战,面对敌人精良的武器,我军节节败退,此时的腾海清开始冷静思考。
他观察这里的地形之后,便命令自己的小队佯装逃走,将日军引到狭窄的山谷中,瞬间将其一网打尽,缴获他们的武器,鼓舞了士兵的军心。
解放战争时期,腾海清已经是师长,面对国民党军整编第7军和第48师的疯狂进攻,他在阵地上来回奔走,不断调整部署,当敌人突破前沿阵地时,腾海清亲自带领预备队反冲锋。
硬是用刺刀将敌人赶了回去,经过三天三夜的浴血奋战,他的部队成功迟滞了敌人增援,为全歼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74师立下汗马功劳。
面对枪林弹雨的洗礼,不仅锤炼了他钢铁般的意志,更锻造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战场上的每一次冲锋、每一场厮杀,都让他离心中的理想更近一步。
3. 降级任用
1932年夏,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根据地的战斗正酣,时任连长的腾海清,在一次追击战中,带着战士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阵,不仅击溃了敌人。
还意外缴获了两匹膘肥体壮的枣红色战马,看着这两匹威风凛凛的战马,腾海清心里盘算:部队急缺马匹运输物资,先留着用,等打完仗再上报也不迟。
然而,未及时上报战利品的举动,很快被师长倪志亮知晓,一天傍晚,传令兵急匆匆跑来:“腾连长,师长叫你去指挥部,”腾海清心里“咯噔”一下,意识到自己闯祸了。
来到指挥部,只见倪志亮师长背着手,面色严肃:“听说你缴获了两匹战马,”倪志亮的声音不高,却让腾海清额头渗出冷汗。
“报告师长,是我疏忽了,没及时上报……”腾海清话音未落,倪志亮摆摆手打断他:“你打仗勇猛,但纪律也得严守,从明天起,你调任师部通信排长。”
命令一出,腾海清愣住了,周围的战友们也议论纷纷,都觉得这是严厉的处罚,可腾海清没有半句怨言,当即立正敬礼:“保证完成任务!”
到了师部通信排,腾海清才发现这里有些不一样,一排的弟兄,都是在战场上犯过错误或没打好仗的干部,而二排则是从各团精挑细选的优秀班长,未来要成为连队骨干。
看着这些人,腾海清突然明白了师长的苦用心,通信排长看似降职,实则肩负着管理“问题干部”,培养后备人才的重任,相当于副团级的职责。
他迅速调整心态,全身心投入新工作,对一排的干部,他以理服人,用自己的战斗经验和真诚态度,帮助他们认识错误、重拾信心,对二排的新兵,他手把手传授作战技巧和指挥要领。
一段时间后,通信排面貌焕然一新,战士们对这位“降职”排长心服口服,后来,腾海清才知道,倪志亮师长正是看中他作战勇猛、为人正直,才用这种“明降暗升”的方式。
给予他更重要的责任和锻炼机会,而这次特殊的经历,也让腾海清更加明白:革命纪律容不得半点马虎,组织的每一次安排,都藏着更深的期许 。
参考资料
滕海清,人民网,201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