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石家庄5月10日电 题: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发展观察

新华网记者李凤双、陈忠华、齐雷杰、苏凯洋、牟宇

初夏时节,白洋淀畔满目葱茏,万物勃发,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雄安新区是党中央明确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当前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的阶段。

按照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要求,河北省委、省政府积极履行主体责任,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认真履行属地责任,推动新区城市建设、承接疏解、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未来之城”拔节生长

灯光璀璨、人声鼎沸,不久前,以一场国际女篮邀请赛为序幕,雄安体育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这一地标性建筑位于新区启动区北部,由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组成,建筑等级为甲级,具备举办单项国际比赛、全国性比赛的功能。

作为国内首个近零能耗场馆,雄安体育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超过40%,全域海绵城市系统实现雨水100%回用,下沉式地热整合与自然通风系统让建筑成为“会呼吸的生命体”,充分彰显“雄安质量”。


这是雄安体育中心(2025年3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从“一块地”到“一张图”,再到“一座城”,聚焦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座“未来之城”在高质量建设中拔节生长。

走进雄安新区启动区,塔吊林立的场景接连映入眼帘。在启动区核心位置,总投资约97亿元的金融岛站周边一体化开发项目(以下简称“金融岛”)施工正酣。项目负责人张加健介绍,未来,这里将成为京雄快线与规划地铁线M1、M2、M5“四轨交汇”的交通枢纽,十余栋办公楼群将成为雄安金融产业的核心载体,重点承接北京金融机构疏解,吸引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入驻。

与金融岛隔明珠湖相望不远处,中国中化、中国华能总部建筑群已巍然矗立,中国矿产雄安总部、雄安国贸中心和雄安城际站、东西轴线、京雄快线等重点项目正加紧施工。未来,这里将成为交通高效便捷、商业体系发达的城市门户和国际金融创新集聚区。


雄安新区启动区内塔吊林立的建设场景(2025年4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项目积极应用绿色环保低碳技术,打造近零能耗建筑,建成后将达到绿建三星要求,有效减少碳排放量。设计、施工、运维全周期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辅助建设信息化、智能化总部园区。”中建三局中国矿产雄安总部项目党支部副书记伍刚说。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全球战略决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交流中心,为雄安新区发展注入动力。

雄安在城市建设中广泛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和光伏、地热等资源,新建项目中绿色建筑占比达100%,一批新建建筑达到绿建三星标准或近零能耗建筑标准;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城等面积超2200万平方米,逐步形成“地下一座城”,打造“风雨无阻地下空间”;构建了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的智慧城市标准体系,“云上一座城”随现实城市日新月异。


2025年4月15日,四足巡检机器人在雄安新区雄东电缆隧道内巡检。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随着一系列重点道路交通建设项目有序推进,雄安的对外交通正越来越便捷:京雄高速公路让京雄双城实现一小时开车直达,二期项目贯通后,京港澳高速将实现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直线通达;京雄快线8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建成后从雄安航站楼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仅需30分钟;雄商高铁河北段架梁施工全部完成,雄安向南方向将增添一条便捷高铁通道。

不久前,雄忻高铁雄安地下段1标控制性工程——白沟引河大桥实现全桥贯通,为雄忻高铁线路的开通奠定基础。据项目承建方中铁十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雄忻高铁雄安地下段及配套工程是国内少有的集地下高速铁路和市政配套设施一体化实施的综合性项目,也是雄安“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城市整体风貌骨架的重要构成。建成后,地上是雄安东西轴线交通大动脉,地下雄忻高铁穿城而过,将极大地畅通新区交通血脉。

启动区是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雄安开发面积覆盖超203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达5395万平方米,4963栋楼宇拔地而起,环城市外围道路框架、内部骨干路网、生态廊道、水系构成的城市建设“四大体系”基本形成。容东、容西、雄东等新建片区16.9万名群众喜迁新居,酒店、奥特莱斯、咖啡馆、书店、证券交易大厅等不断上新,城市烟火气越来越浓。

承接疏解蹄疾步稳

“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正在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份数最多的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保存份数将达到180万份,集种质资源收集、开发、利用于一体。校园内将种植6000余种植物,构建‘无界植物园’,为师生就近提供教学、科研场地,实现教学、科研与生态互相融合。”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雄安校区规划建设指挥部指挥长谢学文说。


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建设现场(2025年4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走进新区起步区第五组团北部,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交通大学4所高校的雄安校区自东向西依次排列,占地面积分别达2200亩、2450亩、1600亩、2600亩。这些高校附近,大学城配套项目一期、二期工程正有序推进,项目涵盖住宅、商业、办公楼、公服配套设施等,将为高校师生提供配套服务。

借助雄安校区建设契机,北京林业大学将拓展办学增量、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协同创新,将雄安校区建成绿色低碳校园新样板、校城融合发展新典范。“雄安校区占地2200亩,建成后整体办学规模将达到32000人,打造成为与雄安‘未来之城’定位深度契合的高等教育标杆校园。”谢学文说。

通过建设雄安校区,相关高校办学空间大大拓展,形成京雄“一校两区”发展格局。例如,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建成后,可满足约3.5万名学生学习生活需要。在雄安主城区西北部的第一组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语言大学5所高校雄安校区已选址落位,将形成雄安第二个大学城。未来,北京地区向雄安疏解高校将达到15所。

雄安持续完善承接疏解政策体系,吸引一批央企总部、高校、医院等疏解单位有序落地。

登上150米高的中国中化雄安总部大楼顶楼向四周眺望,中国星网、中国华能、互联网产业园等建筑群尽收眼底。今年内,中国中化、中国华能总部大楼将投入使用,中国矿产雄安总部项目预计2026年9月前竣工。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雄安总部项目建设现场(2025年4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清单内疏解项目全面提速,市场化疏解项目有序落位,首批疏解项目正形成示范效应。据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副局长刘佳介绍,第二批疏解央企中,中国大唐、中国华电、中国诚通、中国农业发展集团雄安总部今年将开工建设。市场化疏解项目中,中国中铁、中国五矿以产业集群形式推动旗下10余家核心产业主体整体落户新区。2024年雄安新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57家,中央企业目前在新区设立各类分支机构超300家。

疏解医院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有序推进建设,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医学中心(雄安院区)正有序推动项目开工前准备工作,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已确定将建设雄安院区。未来,雄安将成为央企总部和高水平大学、医院聚集地。

承接疏解央企,聚集产业集群。依托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雄安逐步构建涵盖卫星互联网、时空信息、商业卫星智造、空天飞行器等赛道的产业体系,目前已聚集60多家空天信息企业。其中,中国时空信息集团的短报文通信、地基导航增强、星基增强、时空智能数据等服务,已在应急、交通、农业、能源、水利等行业及低空经济、大众消费两大领域形成应用,彰显了北斗规模应用对数字经济的强势赋能。


中国星网员工对无人机开展测试工作(2025年3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齐雷杰 摄

雄安科创中心中试基地、中关村科技园等载体高质量运营发展,27栋主题楼宇、高新区大厦签约企业595家,一批科创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持续聚集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人民之城”惠企利民

“您好!这里是雄安新区12345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在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12345热线话务服务现场,话务员认真接听一个个来电。作为惠企便民的“总客服”,12345热线开办3年来,积累了百万条民生大数据,持续深化“接诉即办”改革,成为雄安新区推动惠企便民工作的缩影。

当前,300多家央企各类分支机构在雄安落户扎根,“雄才卡”累计发放1.5万余张。如何让企业和人才来得了、留得下、发展好,是雄安新区“高水平管理”的重中之重。

前不久,雄安新区工信科技数据局推出的“产业政策‘免申即享’企业发展轻装上阵”入选河北省政务公开领域典型案例。“我们将雄安新区各部门的产业政策全面接入产业互联网平台,汇总形成政策日历,帮助企业清晰了解政策时序,提供合理预期。辅助政策主管部门筛选符合条件的对象,为产业政策‘免申即享’落实落地提供平台支撑。”雄安新区工信科技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说。


2025年3月19日,入驻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的一家科技型企业的工作人员在演示企业安全运营管理系统。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雄安新区在行50项“免申即享”政策清单,当前含“免申即享”事项政策在所有产业政策中的占比已达到36%。雄安新区各有关部门在2024年印发政策中新增“免申即享”事项占比达到65%,进一步扩大了政策的覆盖面和受益范围。截至目前,雄安通过“免申即享”方式累计发放奖补资金7822万多元,覆盖各类经营主体580家,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激发了经营主体发展活力,为雄安新区集聚创新资源和产业要素提供了支撑。

今年4月,雄安发布《2025年雄安新区营商环境“上台阶”工作要点》,推出50项重点改革举措,全面实施政务、市场、要素、法治、信用“五大环境”提升工程,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零障碍办好每件事”,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更好服务企业,雄安将进一步转变理念,针对企业和群众办事多元化、个性化、便捷化需求,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的引领、撬动和支撑作用,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材料、压缩办事时限,推动政务服务从‘可办能办’向‘好办易办’升级,让‘办事不求人、审批零障碍、最多跑一次’成为雄安重要标识。”雄安新区营商环境局局长高立春说。


2025年5月6日,群众在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内办理业务。新华网发 任双欢 摄

聚焦打造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雄安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周周看、家家到”,与企业构建常态化沟通机制,主动了解企业诉求、解决企业困难,进一步擦亮“雄安服务”品牌。

京雄同城化带来的便利,疏解人员体会最真切。2024年5月,雄安集团数字城市公司首席技术官赵琦作为数字技术和信息化高端人才被引进到雄安。由于家人在北京,他经常往返京雄两地,“雄安一卡通”这张小卡片给他带来了“同城生活”新体验。“刷这张卡可以直接乘坐北京的地铁和公交,还能在北京的图书馆借书。”赵琦说,“雄安一卡通”实现了京雄两地互联互通,“一张卡在两个城市用”十分方便。

人社服务“一卡通办”、就医购药“一卡通结”、交通出行“一卡通乘”、图书借阅“一卡通阅”……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发行的“雄安一卡通”,让疏解人员和新区群众真正实现“一卡在手、办事无忧”。目前,“雄安一卡通”发卡量已超过50万张。


2025年3月25日,家长带着孩子在雄安新区容西片区贤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子活动室玩耍。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在新建片区,雄安着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推动建设儿童友好、青年发展、老年幸福城市,努力让疏解人员及其家属、回迁群众安居无忧。位于启动区的易安社区,居民大多数为疏解人员及其家属。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两本台账上,记录着为民服务的点滴,其中既有修车、换灯等生活小事儿,也有居民突发疾病需紧急就医等重要事项。

“易安社区老人和儿童占比四成左右。今年,社区计划为居民做至少300件实事,确保每一件都能真正惠及民生,让居民感受到家的温暖。”易安社区负责人徐正说。

如今,雄安新区教育、医疗、住房等政策体系基本成型。疏解人员在雄安租房、购房可提取在北京缴纳的公积金,京籍疏解人员子女回北京就读、参加中考高考都没有障碍。

策划:储学军、李凤双、车玉明

监制:李志晖、王文华

统筹:陈忠华、万方、曹国厂、骆学峰

主笔:李凤双、陈忠华、齐雷杰、苏凯洋、牟宇

参与报道:邢玉伟、魏会博

新华网 新华社河北分社 联合出品

鸣谢: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

来源:新华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