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应瑞士政府邀请,国务院副总理访问瑞士,与瑞士领导人及有关方面举行会谈。访瑞期间,国务院副总理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将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会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7日介绍说,这次会谈是应美方请求举行的。贝森特在美方发布会谈声明后对美国福克斯新闻表示:“我认为这将关乎局势降级……我们必须先缓和局势才能继续前进。”
特朗普(资料图)
中美便将就世界瞩目的经贸问题举行会谈,这是符合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的接触。而中方虽然没对此次会谈抱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但毕竟外交礼仪摆在这里,因此也给予了比较高的重视。只不过中方讲礼,特朗普政府却不怎么讲。在周三的白宫记者会上,发起了贸易战、搞乱了全球经济的特朗普,仍然自顾自地对华强硬,称不会为了重启与中国的贸易谈判而下调对华实施的145%高关税,因为“现在的美国什么损失都没有”。
事实上,早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时,特朗普就曾上演过戏剧性的“变脸”,当时白宫便多次在谈判取得进展后突然加码关税,例如在华盛顿磋商后单方面宣布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但清单公布仅隔数日。当然这种策略也被中方定义为“策略性声明”,那就是通过制造不确定性迫使对手让步,而此时中国商务部以“意料之中”回应,强调“有信心、有能力、有经验”捍卫利益,并敦促美方“相向而行”。
特朗普(资料图)
这种表态与4月中旬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发布的报告形成直接矛盾,该报告承认高关税已导致美国制造业成本上升12%,农业出口下降15%。更令人意外的是,特朗普在会见加拿大总理卡尼时还抛出了“无需签署协议”的言论,宣称“是他们需要进入美国市场,我们不急于开放”。特朗普的“无需协议”不仅让国际社会困惑,更让美国农业协会、半导体行业协会等利益集团感到不安,毕竟这些机构刚刚联合向国会提交请愿书,要求政府尽快达成关税和解。
在特朗普表示不会将税的同事美国财长反而扔出个炸弹:中国这么大个体量,不该再算发展中国家,“是时候给中国摘帽了”,这位财长还撂下话,谈得拢谈不拢,全看总统特朗普怎么说。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明摆着就是在会谈前给中国上眼药,想把美国塑造成谈判桌上的强者,特朗普政府,尤其是特朗普自己,早就看中国“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不顺眼了,他竞选那会儿到后来当总统,翻来覆去就念叨这个,觉得中国靠这名头在贸易上“占了美国便宜”这背后,是贸易保护主义那套老思想在作祟。
美国财长(资料图)
美国目前对和中方的谈判看起来势在必得的样子,但中方已经事前强调,此次与美方接触,是在充分考量全球对中方利益的期待以及消费者呼吁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背后深层次的含义就是,即便是双方进行会面谈判,也并不意味着是中方的妥协,美国如果无法拿出诚意,那么会面谈判的结果也只会以失败告终。当前中美贸易市场已经全面脱钩,这次的谈判很大概率会讨论关于降低关税的相关事宜。但最终谈判结果如何,并不是由中方来决定的。
我方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国滥施关税的立场是一贯的。美方想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就要正视单边关税措施给自身和世界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正视国际经贸规则、公平正义和各界理性声音,拿出谈的诚意;要在纠正错误做法、取消单边加征关税等问题上做好准备、拿出行动,与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双方关切。如果说一套做一套,甚至企图以谈为幌子继续搞胁迫、讹诈,中方绝不会答应,更不会牺牲原则立场,牺牲国际公平正义去寻求达成任何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