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大家都认为方便面是垃圾食品,家长都不敢让孩子多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方便面的口碑反转了,尤其是现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专家科普,说方便面最安全,也不是垃圾食品,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

被冤枉的东西不只是方便面,还有很多,个个都是你意想不到的。

先说个冷知识:你家楼下的沙县小吃,可能比你自己炒菜还健康。

别急着骂我扯淡,先说罐头,这玩意儿在长辈眼里简直是防腐剂泡出来的食品。



但真相是,现在的罐头加工技术早就是黑科技级别了。高温灭菌+真空密封,根本不需要防腐剂。广东疾控中心去年检测了200多款罐头,合格率97.6%,比外卖平台抽检合格率还高。

更绝的是水果罐头,人家在果园现摘现做,维生素保存得比你网购三天才到货的新鲜水果更完整。

前阵子朋友给月子中心送黄桃罐头,护士长说这比削个苹果强多了,至少不会氧化发黄。

再说个更刺激的——皮蛋拌豆腐可能比沙拉更养生。

每次我拿皮蛋下酒,家里老人就摆出痛心疾首的表情,这黑蛋子含铅啊!

其实2015年之后国家就强制规定只能用无铅工艺,现在的皮蛋含铅量比普通鸡蛋还低,蛋白质含量倒是普通蛋类的2倍。

我丈母娘去年体检骨密度偏低,中医让她每天吃个皮蛋补钙,效果比喝骨头汤明显多了。

你以为的垃圾食品之王,可能是健身教练的必备菜单。

方便面这两年总算翻身了,但有个更离谱的——薯条。

不是让你天天吃油炸的,是说土豆本身。这玩意被骂成淀粉炸弹,可人家是正儿八经的维生素C大户。

关键是你会不会吃,水煮土豆的升糖指数比米饭还低,拿它当主食能控血糖。山西那边的煤矿工人,下井带俩烤土豆当干粮,抗饿又防中暑。



味精冤案堪称中国版《肖申克的救赎》。

从吃了掉头发到中过毒药,这白色晶体背了半个世纪的锅。真相是国际食安机构早把味精划入最安全类别,美国FDA的报告说,和盐糖一个安全级别。

海带汤、香菇里的鲜味物质就是天然味精。

隔夜菜的罗生门该终结了。

我妈至今坚持隔夜菜亚硝酸盐致癌,却忘了我家腌了三十年的酸菜缸。科学检测显示,冷藏保存的隔夜菜,亚硝酸盐含量比火腿肠还低。

广州疾控做过实验:绿叶菜放冰箱24小时,亚硝酸盐才从3mg/kg涨到7mg/kg,而国标允许火腿肠的亚硝酸盐不超过30mg/kg。

当然咱不提倡吃剩菜,但真不必像处理核废料似的。

猪油:被资本抹黑的千年智慧

现在全网都在吹橄榄油,可是农村老人用猪油炒菜活到90岁。

最新研究发现,猪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超过60%,和橄榄油差不多。湖南农业大学还整出个猪油与健康的十年跟踪研究,结论是每周吃两次猪油的老人,老年痴呆发病率比完全忌口的低。

当然别拿猪油拌米饭当饭吃,好东西也讲究个度。

最后说个颠覆认知的,适量喝酒可能真能养生。



先声明不是劝酒!牛津大学去年发的研究挺有意思:每周喝1-2次的人群,抑郁症发病率比完全戒酒的低32%。

注意是小酌不是"豪饮",而且必须是真正的好酒。我有个做普洱茶的朋友更绝,拿53度白酒泡古树茶,说这是水火既济的养生喝法。

当然这操作看看就好,别轻易模仿。

说到底,健康这事就像谈恋爱。

老一辈总想找个完美对象,要维生素就猛啃保健品,防癌就得吃超级食物。结果往往是捡了芝麻丢西瓜。

现代营养学早就证明,没有绝对的好食物或坏食物,只有糟糕的搭配和过量的摄入。

下次再看到XX致癌、XX是毒药的标题,不妨多问两句,剂量多少?实验样本多大?谁资助的研究?毕竟当年说味精有害的研究,后来被扒出是蔗糖厂商赞助的。

最后送各位十六字真言:该吃吃该喝喝,凡事别太过,懂点科学常识,少交智商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