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里,很多人到了七十岁、八十岁,还在感慨:“晚年不好过,命苦啊!”
其实,晚年过得好不好,不是七八十岁才决定的。
而是早在55岁到60岁这个阶段,已经悄悄埋下了因果。
这一阶段,就像人生的分水岭:有的人,步步高升,越来越自由;有的人,步步下坠,越活越辛苦。
能不能有个好晚年,关键就看这三点了。
01
经济上是否有了自己的底气。
现实生活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55岁到60岁,是人生最后一个大规模积累财富的阶段。
如果这几年还没攒下点家底,晚年就很难过得从容。
我认识的一个阿姨,年轻时没存钱,花钱大手大脚。
到快退休时,发现自己一分钱存款都没有,只能靠微薄的退休金过日子。
每个月钱还没到月底就捉襟见肘,生了病也舍不得去医院,日子紧巴巴的。
而另一个朋友的父亲,早早做了理财规划,买了保险,还有房子收租。
现在七十多岁了,每月都有稳定收入,身体好就到处旅游,心情比年轻人还阳光。
现实里,55岁到60岁攒下的钱,不是炫耀用的,是未来养老、看病、吃喝拉撒都要靠的。
这一阶段如果松懈,晚年的苦,就不是一星半点的了。
02
是否培养了能自立的子女。
现实里,55岁到60岁这个阶段,孩子基本也已经成年了。
但是,子女能不能自立,是另一回事。
如果这个年纪,孩子还在啃老,老人养孩子变成了常态,那晚年注定操不完的心。
我有个朋友,她爸妈年近六十,原本想着快退休好好享福。
结果儿子工作不上心,频频跳槽,还总是伸手要钱。
房贷、车贷、孩子的开销,都要父母兜底。
他们两个自己连场像样的旅游都没去过,成天忙着为儿子擦屁股。
活生生把晚年变成了“加长版的中年危机”。
而我楼上邻居的阿姨,就很会教育孩子。
孩子大学毕业就独立了,自己养活自己,还能反哺父母。
这就是差距。
现实里,55岁到60岁这一段时间,基本可以看清子女是否靠谱。
一旦发现苗头不对,要么赶紧狠心放手,要么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否则,晚年会被孩子拖得筋疲力尽。
03
是否保持了身心健康的基本盘。
现实里,55岁到60岁的人,身体开始走下坡路是正常的。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养好身心这个基本盘。
我认识一个邻居,五十多岁时,身体小毛病不断,但她没当回事,照样熬夜打牌,大吃大喝。
结果刚退休,就查出一身病。
从那以后,钱花在药费上,天天跟医院打交道,哪还有什么晚年乐趣?
而我认识的另一个阿姨,五十五岁以后坚持每天快走,控制饮食,生活规律。
结果六十五岁时,身体状况比同龄人好太多,精神头也好。
还能帮着带带小孙子,偶尔出去旅游,日子过得滋润又自在。
现实里,晚年过得好不好,55岁到60岁就已经基本定型了。
不重视身体的人,晚年只剩病痛;有心养生的人,晚年还可以潇洒走天下。
让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里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