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数据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无论是个人日常的交通、购物、就餐,还是企业的生产运营,都在源源不断地产生数据。然而,许多人尚未意识到,这些看似无形的数据实际上是一笔可以量化的资产,甚至能够转化为真金白银。2023年,我国组建国家数据局,同年财政部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明确要求推动数据资源入表,即将数据资产纳入企业财务报表。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数据资产正式成为企业财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相关测算,目前全国数据资产市场总规模已达8.6万亿元,叠加数据资产衍生市场,潜在总规模有望超过60万亿元。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无疑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数据资产入表并非易事,它需要企业经历数据整理、确权登记、交易变现等多个环节。广东省作为全国数据资产入表实践的先行者,已有多家企业成功迈出了这一步。其中,中航美丽城乡环卫集团有限公司的案例尤为典型。
中航美丽是一家从事环卫一体化运营的民营企业,其日常运营中产生了大量城市环境治理的作业数据和道路视频数据。过去,这些数据仅用于企业内部管理和降本增效。直到2024年,在与数据服务商广州芳禾数据有限公司的对接中,中航美丽首次了解到“数据资产入表”的概念。经过专业团队的梳理,企业最终将原始数据整理成48份文件,总量约800多页的资料集,并成功通过广州数据交易所的审核登记,成为中山市首家实现数据资产入表的民营企业。
这一案例生动展示了数据资产入表的完整流程。首先,企业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分类和分级,确保数据的合规性和价值性。广州芳禾数据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昊天指出,数据分类通常分为应用场景分类和安全等级分类,而安全等级又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只有经过严格筛选和脱敏处理的数据,才能进入后续的确权登记环节。
确权登记是数据资产入表的关键步骤。根据《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即“数据二十条”),数据资产的权属主要涉及持有权、加工使用权和产品经营权。中航美丽通过广州数据交易所的审核,获得了《广东省数据资产登记凭证》,明确了其对相关数据资产的100%权益。这一步骤不仅为数据资产的后续交易奠定了基础,也为企业提供了法律保障。
数据资产入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交易变现。广州数据交易所副总经理沈海表示,数据资产的融合是变现的关键路径。单一企业的数据价值有限,只有与行业上下游或公共数据相结合,才能衍生出更多应用场景。对于企业而言,数据资产入表不仅能优化财务指标,还能倒逼数字化转型,提升整体竞争力。
然而,数据资产入表仍面临诸多挑战。张昊天指出,许多传统企业对数据资产的认知不足,缺乏专业的技术和财务人员,导致入表工作难以推进。此外,数据资产的价值评估标准尚未统一,这也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他建议企业应尽早培养数据存储意识,并寻求专业数据服务商的帮助。同时,政策层面也需加快填补规则空白,出台行业标准和管理指南。
在这一背景下,数据资产入表会计(DACPA)这一新兴职业应运而生。随着数据资产入表需求的激增,企业急需具备数据资产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数据资产入表会计考试正是为满足这一需求而设立,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等级。考生可根据自身条件直接报考相应等级,无需逐级晋升。考试教材包括《数据资产会计管理理论》和《数据资产会计管理实务(初、中、高级)》,内容涵盖数据资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考试报名通过数据资产入表会计考试(DACPA)官网进行,线下考点覆盖全国35个城市,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及深圳、厦门等重点城市。准考证在考前一周开放下载,考生需自行打印。这一考试的设立,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人才选拔的标准,也为个人职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数据资产入表会计考试的意义不言而喻。它不仅填补了行业人才缺口,还推动了数据资产管理体系的规范化。对于企业而言,拥有持证人员意味着能够更高效地完成数据资产入表工作,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对于个人而言,获得认证则意味着在数字化浪潮中多了一份职业保障。
当前,我国数据资产入表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广东等地的实践已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的逐步成熟,数据资产入表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而数据资产入表会计,也将成为未来最具潜力的职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