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张学良将军的评价一直都是褒贬不一,作为执掌东北奉军的少帅,他曾听从过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将东北拱手让与了日本人,但是后来又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了西安事变,为统一抗日阵线作出了重大牺牲。



虽然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人一手谋划的,但是其中的首功之臣却并非他们二人,而是张学良身边的亲随孙铭九,毕竟在这场震惊中外的兵谏当中,是他亲手将蒋介石逮捕归案,不过在张学良被软禁了之后,他的境遇却有些不尽如人意……

西安事变中的头号功臣

孙铭九出生于1909 年的辽宁省新民县,在他18岁那年便加入到了张作霖的麾下,成为了东北奉军中的一员,由于他为人机警又对老张家格外的忠心,所以在1928年的时候,被选派到了日本陆军学校进修。

孙铭九



孙铭九与东北张家的缘分着实不浅,在日本学习的时候,他与张学良的胞弟张学铭是同窗好友,二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回国之后孙铭九便在张学铭的麾下担任教官,正因为有了这层关系,孙铭九和张学良两人也是经常碰面,彼此间慢慢有了信任。

1931年张学良就任国民党海陆空军副总司令一职,再从南京去往北平就任的路上,孙铭九便派遣孙铭九保护张学良的安全,可见张家人对孙铭九的信任,张学良更是将一块刻有自己的肖像的瑞士名表赠予了他,以示自己和孙铭九的亲近和器重。



此后孙铭九就在张学良的身边被委以重用,先后担任了张学良的随从参谋、近卫队营长等关键职务,之后便成为张学良身边不可缺少的心腹手下。

1936年7月国内的形势日益紧张,尤其是蒋介石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和“不抵抗政策”,让中国直接失去了半壁江山,而东北沦陷的消息更是让身在国民党内部东北奉军气愤不已。



于是张学良决定在军队内部组建一个,为推动抗日统一战线的秘密组织—抗日同志会,孙铭九作为张学良身边死忠,自然是举双手赞成,并且还成为了其中的中坚力量。

此后张学良先后两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剿共,统一抗日”,但是均遭到了蒋介石的拒绝,眼见劝谏无效张学良只得采取了杨虎城的建议,决定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转变政策,为此他将逮捕蒋介石的重任交给了他最信赖的孙铭九。



孙铭九最终也是没有辜负张学良的期望,直接带领两个连的战士趁夜向蒋介石休息的华清池发动突袭,这一次突袭可谓是势如破竹,孙铭九不仅将蒋介石的侍从室主任钱大均打伤,外甥竺培基打残,更是将蒋介石的侄子蒋孝先直接击毙,而蒋介石也被其顺利抓获,成为西安事变当中的首功,也成了抗战英雄。

为救张学良发动二次兵变

把蒋介石抓获之后,对于怎样处置他东北军内部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直接将蒋介石就地处决,另外一种则是主张“挟天子以令诸侯”,对于孙铭九来说,他自然是更加倾向于第一种。



之后在我党周总理的调和下,最终选择释放蒋介石,但前提是必须让其答应统一抗日,之所以这么做担心国民党在失去了蒋介石这个话事人之后会各自为战,造成国民党内部分崩离析,从而让日本人有了可乘之机。

虽然蒋介石答应了统一抗日的全面方针,但是却对于张学良和杨虎城兵谏的事情耿耿于怀,于是在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回重庆的时候,直接将张学良和杨虎城软禁了起来。



不过张学良对此早有预料,早早就将东北奉军的指挥权交到了于学忠、王以哲等人的身上,并让他们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前提,不得妨碍统一抗日的计划。

虽然有张学良的命令,但是以孙铭九为首的东北少壮派代表却很气愤,于是为了营救张学良,孙铭九当即带人发动二次兵变,并将王以哲直接杀死在了公馆内,而于学忠等人因为事前得到消息而幸免于难。

王以哲的死亡在东北军当中引起了巨大反响,这也让东北军内部开始产生了分裂,杨虎城得知后立刻联系上了周总理,并在周总理的帮助下这才将孙铭九等人接到了云阳红军驻地。



孙铭九等人的离开导致东北军内部出现了大规模的自相残杀,这也给蒋介石提供了绝佳的收编机会,趁此收编了不少东北军的军官,至此东北奉军彻底不复存在。

失去信仰误入歧途

孙铭九一贯以张学良为自己的精神支柱,而在张学良被软禁了之后他便失去了人生方向,而蒋介石也并不想就此放过孙铭九,于是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相要挟,要求延安交出孙铭九。



对于蒋介石的要求我党陷入到了两难的举行:孙铭九在西安事变当中有功,若是将他交出去必定会陷我党于不义,但是如果不交出去的话,统一抗日战线便会出现裂痕,于是思索之后我党便将决定权交到了孙铭九的手上。

孙铭九不愿让我党为难,于是便决心离开延安远走他乡,但随后蒋介石发布的追杀令让他寝食难安,最终让他失去了判断能力,投靠到了汪精卫的身边成为一名汉奸。

后来汪伪政府被国民党收编之后,孙铭九就由一名汉奸转变成了国民党的军官,并且还为蒋介石做过不少地下工作,最终在1945年东北参加国民党反动派的先遣大队的时候,被解放军所俘虏。



本来对于孙铭九这种当过汉奸和国民党的特务的人,一定会是严肃处理,但是考虑到他当初对抗日有功,再加上也是因为形势所迫才会误入歧途,所以便让他担任上海市政府参事的职务。

从那以后孙铭九便一直过着深入简出的生活,对自己的过往他只字不提,最终在2000年4月8日因病去世,按照他的遗嘱,他的后事一切从简,并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中留言和讨论。

参考资料:
孙铭九先生回忆“西安事变”和周恩来. 凤凰网-人民网.
华清池里改变历史的枪声. 新浪网
李新等主编. 中华民国史·第八卷[M]. 北京: 中华书局,
张学继,刘红著. 张学良全传 下. 经济日报出版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