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宝应某公司老板仇某报警称自己被五名农民工非法拘禁,民警赶到现场解救却发现另有隐情,原来仇某以高薪出国劳务为诱饵,诈骗了数十名农民工上当受骗。近日,仇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15万元。而涉嫌非法拘禁的五名农民工因情节轻微,检察机关审查后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
近日,扬州宝应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的老板仇某报警称,自己被五名农民工非法拘禁了。民警接报后,立即赶到现场。报警人仇某称,他被五名农民工非法拘禁,微信账户里的6万多元也被强行“瓜分”。而在场的几名工友解释,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迫不得已,想讨回自己的血汗钱。
原来,2023年2月,张师傅等几名工友经人介绍,认识了仇某,对方称新西兰当地招收电工、木工等多个工种,薪酬不菲。“就说到新西兰打工,一个月工资3万多元,要交8万多元报名费。”跟仇某谈妥之后,张师傅等工友签了一份《出国劳务建筑委托合同》。每人先交中介费、押金等3万多元,仇某则为他们操办出国务工事宜。张师傅称:“第一天报名之后就带我们到扬州体检,过了十几天,还进行了模拟考试。”
当时,仇某承诺剩余的5万元费用,待出国手续办好后再交,而如果三个月内不能出国,则全额退款。过了几个月,仇某口头告知,签证和机票都已搞定。紧接着,他就催交剩余的5万元。张师傅等人比较谨慎,坚持等上了飞机由家人代交费用。这时,仇某却称,签证出了问题。工友们多次打电话询问,仇某总是敷衍,后来干脆失联了。后来,在打探到仇某的下落后,工友们上门围堵。双方僵持了30多个小时,仇某拨打电话报了警。
没想到,这起非法拘禁的报警背后,另有隐情。经查,仇某曾经从事过对外劳务服务的工作,他发现其中有商机,便动起了歪脑筋。仇某把自己的文化传媒公司增加了劳务服务的经营范围,之后就开始对外大规模进行招工。事实上仇某的文化传媒公司根本就没有对外劳务服务的合作经营资质,仇某本人也没有对外劳务服务的能力。
仇某以低门槛、高收入为诱饵,吸引想要出国务工的农民工,并且虚设出国劳务办理流程,不断收取各类费用,先后有数十名农民工上当受骗,共计85万余元。经部分工人索要,他退还了16万余元,剩余的钱全部被用于购买豪车等高消费。
近日,当地法院以诈骗罪判处仇某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15万元。张师傅等5人涉嫌非法拘禁,检察机关审查后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而他们以非法拘禁手段索要的6万余元虽然和仇某有关,但“任何人不能从不法行为中获利”,该钱款已被公安机关依法扣押。
通讯员 建轩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顾潇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