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土寸金的北京胡同,精心装修的新房子,刚住进去一周,就被灌进半米深的水泥,这谁能受得了?
5月7日,北京一女子向媒体爆料,隔壁大爷装修扩建、浇铸水泥时,不仅把自家墙体冲塌了,把屋子给毁了,还差点把自己给堵里面。
可包工头却一脸委屈的样子,说女子家墙体特别单薄,水泥一打进去就挤开了。
那么,现场情况究竟如何?女子损失如此之大,能否得到应有的赔偿?
5月6日早上,女子从幸福温馨的小家中醒来,下到二楼时天塌了!
干净整洁的客厅,此刻已经面目全非,被灌进了一地的水泥,肉眼看去都有三、四吨,累积到半米深了。
女子小心翼翼地凑近一看,厨房那面的墙体已经严重开裂,张着巨大的口子、摇摇欲坠,水泥还在不断地往屋里倾泻。
新添置的家具和吸尘器,已经被水泥严重侵袭,再也看不见洁白的地板砖,转而被水泥特制的“灰色地毯”所覆盖。
那一刻,女子心已经碎成了好几瓣,疼得不能行。
但当务之急,是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她只能从壁橱爬出去,狼狈地来到了门口,终于看见“罪魁祸首”——隔壁的施工队。
连忙叫停,才停止了这场噩梦。
可是,房子已经被毁,真正难搞的还在后面呢!
经由施工队,女子联系上了隔壁的房东大爷,这才知道是大爷在装修扩建,浇水泥时殃及池鱼,把她家墙体给冲塌了,简直是飞来横祸。
事后,女子第一时间报了警,现在就是双方商量赔偿事宜。
可让她绝望的是,即使有街道办出面协调,大爷和包工头还在“踢皮球”,互相推诿。
当事人发文讲述后续
好在事实摆在面前,他们也必须妥协,初步确定由包工头,承担屋内家居损耗。
女子清点了一下屋内严重受损的物件,一辆公路车,新买的吸尘器,还有品牌的行李箱,折旧价要一万六呢。
她也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还是让了一步,定价为一万五,连那些小件都没算上。
谁知包工头不乐意了,想用一万块解决这件事,几乎把女子的心态给整崩了。
更过分的是,包工头面对记者采访,还有点推卸责任的意识。
他手舞足蹈地比划着,说女子家的墙特别薄,是“12墙”,水泥一打进去就挤开了。
网友们一听“12墙”,个个也坐不住了。
12墙什么概念,墙体厚度才12厘米,采用稳定性较差的全顺组砌法。
这类墙因为比较薄,承载力较低,绝对不会用于承重,一般也不会作为外墙。
用网友的话来,农村砌个鸡鸭圈、狗窝才用12墙,现在谁家房子还用12墙?
因此,很多人觉得,这也不全是包工头的责任,包工头也有点倒霉。
施工时,估计是贴着女子家浇筑墙体,在墙外支模、打混凝土。
按理来说,完成后,大爷家的新墙和女子家的旧墙,应该就融为一体了,万万没想到这墙能有那么薄。
这边,三、四吨水泥灌进去都不见涨,可能再弄下去都要打生桩了,其实已经“爆模”了,把人家那边的墙给挤出缝了。
不过,一些北京网友,也站出来解释了原因。
北京的很多老建筑,尤其是那胡同里的四合院,基本都没有经过大规模维修,保护建筑原貌。
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加上北京房价贵,寸土寸金,墙一旦砌太厚了,房屋内部面积就减少了,房主自然也不愿意。
比如这位北京网友,他家房子都可以追溯到前苏联了,房顶都是通的,一直都是12墙,后来才慢慢有了三合板。
更多网友还是明事理的,看出包工头是在找理由,明明自己模板没织好、破裂了,怎么还来赖上人家墙不结实了?
况且在这个过程中,受影响最大的,不还是女子吗?
要知道,这里可是北京东四胡同,买房租房都不便宜,女子肯定也是花了重金。
再根据她发的一些新房照片,就算是是个陌生人,也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崩溃。
本来是个文艺简约风的小复式,从客厅到厨房再到二楼,每一样物品,都是根据整体风格进行色彩搭配,精心挑选的。
哪怕是阳光照进来的一处小空间,都颇具巧思地放置了餐桌和高脚凳,搭配桌上茶具和绿植,颇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可一夕之间,所有美好都破灭了,到处都是脏污的水泥,墙体地面宛若施工现场,一言难尽。
就连女子,也不得不暂时搬离自己温馨的小家。
退一步说,就算对方能赔偿,房子也不一定能恢复原样。
甚至,中途不知还要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去维修房子,去跟对方扯皮,追讨赔偿金。
其中的误工费、精神损失费、房屋维修费,又该如何计算呢?
房子墙体单薄的问题,不该转移大众视线,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是事主的权益。
因此,很多好心网友劝女子,赶快找个律师,定损索赔,由律师出面,别再跟对方周旋。
目前,根据最新报道,包工头表示正在进一步解决此事。
一方面,已经在维修女子家倒塌的那面墙,另一方面,在找女子要商品发票,商讨赔偿事宜。
希望此事能有一个妥善的结果,女子能够尽早回到自己的家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