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晚,《天下大足》在深圳滨海艺术中心,以舞为凿,重现“大足石刻”的千年神韵,光影交错中,观众触摸到了中华文明的千年脉搏。自2025年开年,三部现象级舞剧先后登陆深圳。
3月,陆川跨界导演《天工开物》,描摹中国古代科技与劳动智慧的当代觉醒。4月,《只此青绿》的“青绿腰”,在舞台划出北宋山河的弧线。这些舞剧不仅刷新票房纪录,更以文化传承为底色,用匠心精神铸魂,以文化自信破圈,掀起“国潮热”。
文化传承,工匠精神
三部舞剧切口不同,却都完成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舞蹈破译”。《只此青绿》以“展卷人”视角,解构《千里江山图》,将矿物颜料的层叠晕染,转化为舞者身体的起伏律动;《天工开物》以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著作和彼时版画美学为基底,重构科技与美学的共生;而《天下大足》,则从“大足石刻”46位具名工匠的题记出发,为冰冷石刻赋予市井体温。三者看似殊途,实则同归:用当代艺术语言重述工匠精神,让历史长河中的无名者走向聚光灯。
“这些舞剧的成功,在于将文物转化为‘活态叙事’。”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专家表示,观众看见的工匠精神,“不是口号,而是血肉”。而创作者的匠心密码更藏在各种细节中,“青绿腰的25度倾斜,对应《千里江山图》中山峦的皴法角度;《天下大足》中‘媚态观音’的垂眸角度,源自石刻原型的精准测量。这些都是对历史细节的极致考据。”舞蹈评论家林蔚然指出。
制笔人、酿酒工、石刻匠……三部舞剧让舞者以身体为媒介,完成了技艺的跨时空传承。《天下大足》总编导刘翠透露,演员全部手持真实锤凿训练,直至肌肉记忆复现石刻工匠的发力轨迹。“主演张翰为一段凿石独舞减重15斤,只为让脊椎呈现出崖壁的嶙峋感。”这种近乎执拗的创作态度,恰是对“工匠精神”的当代诠释。
价值认同,情感共振
三部舞剧的成功,也再次印证“文化传承需要年轻化表达”。
不同于传统舞剧对历史人物的神化,这三部作品不约而同让“匠人”回归真实。《只此青绿》中,织绢人、磨石人的劳作场景与王希孟的创作并行;《天工开物》里能看见酿酒工坊的汗水与欢笑;《天下大足》更是让“养鸡女”“吹笛女”等世俗造像成为主角。这种“去精英化”的叙事,符合当下年轻人对“平凡伟大”的价值认同。
守正亦不忘创新。《天下大足》以丰满群像聚焦市井烟火,《只此青绿》用“展卷人”串联古今,《天工开物》“全员轻功”颠覆传统舞剧观感——这些创新让年轻观众主动成为文化传播者。
从《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幻梦,到《天工开物》“科技无国界”的意象,从《天下大足》的千年凿痕,到镜面舞台的当代倒影,正如《光明日报》评论所言:“当舞者用身体书写科技史诗,用足尖勾勒山水意境,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便在剧场中完成了当代转译。”这些现象级作品不仅激活了文化遗产,也让我们懂得:文明,不会被时间封印;传承,不只是复刻过去。在强调文化自信的当下,需要更多生动实践——让文物“活”在当下,让传统照进未来。
采写 | 深圳晚报记者 赵伟君
编辑|林煜丽
审读|伊诺
二审|陆楚一
三审|蔡志军
深圳晚报将随机抽取10名幸运粉丝
每人送出《恋爱的犀牛》演出门票2张
1、进入“深圳晚报”微信公众号
2、点击“发消息”进入对话框
3、在对话框中输入关键词“恋爱的犀牛”,获取链接参与抽奖
开奖时间:5月13日(周二)12:00
送票场次:5月15日(周四)20:00
演出地点:福田文体中心·戏剧主题馆 星空剧场
注意事项:
1、进入抽奖小程序会有一个5秒的开屏广告,请勿点击!请勿点击!请勿点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2、本门票为赠票,严禁转卖交易;
3、请中奖粉丝在规定时间内填写领奖信息,如发现填写信息未至现场兑票,或将进入深晚福利黑名单。如果已被登记入深晚福利黑名单,中奖则视为无效;
4、成人儿童均需凭票入场,1.1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5、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深圳晚报所有。
— 深小晚特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