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凌晨,南亚上空被战火点亮,印巴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空战。这场空战的规模和激烈程度,都堪称近代航空史上的经典战役,双方共投入了125架战斗机,激战长达1个多小时,导弹交火距离甚至超过160公里 。印度空军来势汹汹,本以为胜券在握,却没想到遭遇了一场耻辱性的惨败,被巴基斯坦空军打得落花流水。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复盘这场惊心动魄的空战。
印度空军的“精心准备”
印度空军此次行动可谓是“有备而来”。据巴基斯坦方面通报,印度空军在5月7日凌晨出动了约70架战斗机,机型丰富多样,几乎囊括了除LCA和米格 - 21之外的所有战术飞机。从俄罗斯进口的苏 - 30MKI,到法国的“阵风”,再到印度国产的“美洲虎”攻击机,阵容堪称豪华。为了确保行动万无一失,印度空军还出动了A - 50I和EMB - 145预警机保驾护航,规模之大、准备之充分,堪称印度空军近年来之最。
在战术上,印度空军也下足了功夫。他们深知巴基斯坦边境防控严密,于是转变策略,以防区外攻击为主要战法。苏 - 30MKI挂载空射型布拉莫斯,“阵风”携带着Scalp - EG,幻影 - 2000和“美洲虎”攻击机也都配备了以色列制造的“狂暴”空地导弹。战机一起飞便发射空地导弹,绝不攀升至山脉之上,试图避免被巴军雷达捕捉。印度空军认为,凭借这样的战术和强大的机群,定能在这场空战中取得胜利。
巴基斯坦空军的“降维打击”
然而,印度空军的精心布局在巴基斯坦空军面前却不堪一击。巴基斯坦空军凭借预警机和电子战机,牢牢掌控了态势感知与电磁压制的主动权。巴方的爱立眼预警机和ZDK - 03A预警机在空中密切监视印度方向空域,达索猎鹰公务机改装的电子战机不断释放电子干扰。在这场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就像开了“天眼”,对印度空军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
反观印度空军,虽战机数量众多,却缺少配套电子战机,预警机数据链或许都不通畅,在空中如无头苍蝇般混乱,从一开始就丧失了战役的突然性。当巴基斯坦空军发现印度空军机群后,拦截过程竟比想象中轻松得多,几乎如同超视距打靶。巴方指令明确,只打击发射空地导弹的印度战斗机,其余不予理会。尽管巴方锁定了10到12架印度战斗机,有能力全部击落,但最终只击落5架。从被击落战机距印巴停火线的距离来看,最远达90千米,最近也有70多千米。巴基斯坦空军的歼 - 10CP战斗机,凭借PL - 15E导弹,在100千米开外就将印度战机轻松击落。
更让印度空军难以接受的是,巴基斯坦空军的战术远超他们想象。在被击落的战机中,有至少1到2架是在斯利那加平地、普尔潘贾尔山脉北坡被击中的。按常理,有山体掩护,这些战机应相对安全,可却成了PL - 15E导弹的牺牲品。原来,巴基斯坦空军依靠预警机,对斯利那加平地保持态势感知与监视,引导战斗机从高空发射PL - 15E打击。其战术可能更为复杂,或许采用预警机引导下的A射B导模式,战斗机低空发射PL - 15E,中段由预警机引导,末段主动雷达锁定印军战机。而且,PL - 15E采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高度可靠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搜索距离远,频谱管理功能强大。反观印度空军的米格 - 29、苏 - 30MKI等机型,配备的老式RWR告警功能薄弱,面对PL - 15E主动雷达导引头开机,可能都无法察觉,只能稀里糊涂被击落。
印度空军的“体系短板”
平心而论,此次空战,印度空军并非毫无亮点,相比2019年,在进攻规模和战术运用上都有进步,防区外打击、利用地形突击等战术运用也算得当。但无奈,在中国空军的帮助下,巴基斯坦空军脱胎换骨。歼 - 10CP战斗机与PL - 15E空对空导弹加持,让巴基斯坦空军战术能力远超印度空军想象。巴方能在100多千米外超视距拦射,打出精妙战术配合,体系优势全面碾压印度空军。
印度空军的惨败,暴露了其军事体系的致命漏洞。印度空军长期依赖进口装备堆砌,形成“七国联军”式的混乱体系:苏 - 30MKI与“阵风”战机数据链不兼容,俄制预警机与法制雷达无法协同作战,甚至出现空战中依赖语音通信的荒诞场景。这种“万国牌”困境在俄乌冲突后进一步恶化——苏 - 30MKI因俄罗斯零件断供,出勤率暴跌至55%以下,而“阵风”战机的法国生产线月产能仅2架,根本无法弥补战损。
更致命的是战术体系的代际差距。巴基斯坦以歼 - 10CE搭配“枭龙”Block3,构建起从预警机引导到超视距打击的完整链条:ZDK - 03预警机全程监控战场,为战斗机提供实时情报支持;歼 - 10CE和“枭龙”Block3凭借先进的雷达和导弹系统,在超视距空战中占据优势。而印度空军虽然拥有先进的战机,但由于缺乏完整的战术体系,无法将这些装备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这场空战的结果,让印度空军颜面扫地,也让全世界看到了巴基斯坦空军的强大实力。对于印度空军来说,此次惨败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们需要深刻反思,如何弥补自身的体系短板,提升战斗力。而对于巴基斯坦空军来说,这场胜利是他们多年来努力建设和训练的结果,也让他们在南亚地区的空中力量对比中占据了上风。未来,印巴之间的空中博弈又将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