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9日晚,国际乒联正式发布关于2023年与2024年财务报表的声明,其中明确指出2024年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首次实现盈利,同时助力国际乒联集团一起取得了150万美元的利润(约合人民币1085万元),收入更是高达5200万美元(约3.76亿人民币)。

对此,球迷们的看法各有不同,有人夸赞国际乒联的商业化改革措施卓有成效,也有人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感到担忧,详情请看下文。



关注体坛的朋友们都知道,乒乓球运动虽然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受各方面原因影响,其商业价值远不如足球、篮球、网球等项目。

作为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最高组织者与规则制定者,国际乒联也长期饱受财政方面的困扰;而除了拥有举国体制支持的中国乒协以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机构也常常举步维艰,不少运动员甚至只能自费参加比赛。



2018年,国际乒联开始重新制定商业化发展策略,随即在次年成立了其商业实体——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简称WTT),此举得到了多方的积极支持,其中就包括实力雄厚的中国乒协,时任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更是被推选担任WTT董事会主席。

根据国际乒联的声明可知,在2019年疫情爆发前,国际乒联的商业和赛事收入为1600万美元,到2024年的时候增长到了原来的三倍,已经超过5200万美元,利润更是达到了150万美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际乒联指出自己是在不动用680万美元储备金的情况下实现盈利,这无疑也给未来乒坛的新改革提供了重要财力保障。

不过对于国际乒联公布的数据,社会各界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一些球迷认为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有利于继续推动乒乓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但也有人表示商业化改革过程中滋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其中包括对运动员利益的侵犯,以及纵容饭圈文化扩散等。

那么大家如何评价国际乒联近几年的改革措施呢?欢迎留言谈谈自己的观点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