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说明:授权转载微博大佬:“ Miscella ”,大家快去微博关注,收看更多航空领域专业资讯分析!


小海豚注释:说一个大家都有的误区,既然5年前的最新款手机性能都打不过今年的低端机,那么凭什么一款20多年的先进战斗机在今天也是先进的呢?先不先进要看你有没有对机载设备进行常态化升级更新啊!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你10年前的iphone5(阵风)当然比同一时期的华为Mate S(歼10/10A)好,但你磨磨唧唧升级慢不上心维护躺在功劳簿上,等到现在你拿出只改进了两代的iphone 7和我更新好几代的华为三折叠比,那你当然会输!只是大家对于武器换代和技术升级的重要性理解不充分不重视(法兰西)而已,你看看老美那个战斗机和特种机的软件系统和雷达、导弹电子战等的升级多频繁啊!


阵风:并非完全三代半

本菜一直反对三代半(四代半)这个叫法,所谓三代半,市场营销大于技术进步,是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欧洲国家为推销他们新研发的第三代战斗机,掩盖比美系三代晚服役二十多年的尴尬事实,生造出三代半这个新名词,以混淆战斗机出口市场,打压美国的标准三代。三代半技术水平上与三代改型没有本质区别,甚至有些方面还不如持续深度改进的标三代。


阵风就是上述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它的总体技术在当时具备先进性,比如推比较高的M88发动机,近距耦合电传操作,无源相控阵雷达等等。


机载电子设备中名为“频谱”的综合电子战系统为飞机提供电子防御,相比八九十年代的外置电子战吊舱,整合在机内的综合电子战系统具备一定先进性,在当时的轻中型机中是比较少见的,算是飞机的亮点之一,也是阵风重点宣传的项目。


频谱电子战系统中的被动接收机没有相关的技术报道,只能通过九十年代装备幻影两千飞机的野猫被动接收机推测。野猫据报道是一种晶体视频信道式接收机,也就是用大量的、带有带通滤波器的晶体视频子接收机覆盖整个探测频率,具备较好的瞬时截获性能,又有一定的频率测量精度,基本可以满足有源干扰机的频率瞄准需求。


但接收机体制上仍属模拟制,对于高密集信号环境、各种复杂波形显然是不够用的,只不过在九十年代的产品中相比俄系接收机确实性能较好。


频谱电子战系统研发时间也在九十年代,飞机两千年左右冻结技术,两零零四年服役,所以该系统按现在的眼光看,已经不是主流的先进接收机。接收机技术原理上可能属IFM瞬时测频,或者单比特之类的先进模拟机,又干涉仪技术,测角精度不错。


数字式接收机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法国当时没有高速A/D、小型高速傅里叶变换信号处理机等关键技术,无法在航电体系中允许雷达信号处理机外的其它高速信号处理通道,它并没有综合航电系统。


阵风服役至今未对综合电子战系统作出重大改进,它就这样背着三代半的盛名一直到现在。而许多标三代,以F-15、F-16为代表,航电系统相比服役之初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鹰的ALR-56C接收机在前几年更新为完全数字化的ALR-56(DU),隼的ALR-69早在2006年就开始部署完全数字化的ALR-69V,大黄蜂的接收机也在十几年前就改为ALR-67V3,这些都是完全的数字化RWR,用数字化元器件实现完全的信道化,信号检测能力获得质的提高。


而阵风、台风这些所谓的三代半因为欧洲国家整体国防躺平,长期进取心不足,国防预算连年不足,深度改进多被严重拖延。这种形势下阵风早已不能保留早年的先进性。


当然了,关于阵风和棍C,其实还可以看看几位大佬在小海豚公号上法的这几篇:


这次无论被空空还是地空导弹击落,鉴于飞机并未出境、离边境尚有几十千米,机载电子战系统无论什么原因都未能发挥应有的保护作用。毕竟无论哪种导弹,对于后半球低空高速机动摆脱的目标射程都大打折扣,飞机因为导弹射程等问题无法对攻,但在自家领空上自保应不成问题。


印度前些年选择阵风既有国际关系上的制衡考虑,也受到三代半概念的误导。阵风整体水平对比2010年后的大黄蜂、鹰、隼等战斗机无论是飞机本身还是航电武器均处于对等乃至劣势,尤其是美系飞机持续改进的航电系统,是欧洲国家飞机不能及的。经过本次阵风坠落事件,苏三零也不堪大用,印度战斗机下一步选择比事件本身更耐人寻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