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8日,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局长乔杜里当天在巴基斯坦陆军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印度无人机自8日凌晨起持续侵入巴基斯坦境内,巴方在东部旁遮普省首府拉合尔市和拉瓦尔品第等地区以及南部信德省首府卡拉奇等地击落了12架印度无人机。另有一架侵入巴方的无人机在旁遮普省击中了巴军事目标,造成至少4名军人受伤,军事设施受损。无人机还在信德省米亚诺地区造成平民1死1伤。巴基斯坦已击落超25架印方“哈洛普”(Harop)无人机,还在多个地区持续发现和回收“哈洛普”无人机残骸,此外,X平台上一则视频宣称巴基斯坦军队使用厄利孔GDF-002型30毫米双管高射炮(SHORAD)进行防御。巴基斯坦拉合尔、拉瓦尔品第等地也发生新一轮无人机袭击。看来印度人仍然不死心啊!
哈洛普Harop巡飞弹/巡飞弹也被称为哈比Harpy-2巡飞弹,由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IAI)的MBT导弹部门开发,发展自哈比Harpy反辐射无人机,但在气动外形与攻击模式上都进行了极大改进。该巡飞弹采用铝材结构鸭式布局,其机鼻下方装有带昼夜通道(FLIR/彩色CCD)的光电吊舱,后部则装有带预制破片的战斗部,鸭翼也沿机鼻部分设计,机身与机翼结构融为一体,主机翼部分具有后掠前缘,机翼延伸部分安装在双梯形垂尾外侧,可向下方折叠,机身后部装有推进式活塞发动机,驱动双叶螺旋桨。该机机腹下安装一个火箭助推器用于零长发射。
哈洛普巡飞弹机长2.5米,翼展3米,高约0.5米,重约135千克,由于精心设计其外形,采用碳纤维机身,雷达反射截面积小于0.5平方米,战斗部重23千克,装有15.2千克钢珠和5.7千克RDX/HTPB炸药增强杀伤效果,机内装有GPS/INS导航系统,通过地面站和双向数据链控制攻击目标,通讯距离200千米,由MBT H2251转子发动机驱动双叶螺旋桨,续航时间9小时,续航里程1000千米,巡航速度220千米/小时,最大俯冲速度416.7千米/时,升限4572米。具备人在回路中能力,可在攻击途中拉起重新选择目标,打击精度小于一米,可以说是一种相当经典的巡飞弹。
该无人机采用的光电吊舱可能是POP-200光电吊舱。这是一种10.4英寸紧凑型轻型有效载荷,尺寸0.26米x0.38米,重16.3千克,回转率高达65°/秒,功耗120瓦,方位角360°,俯仰角-110°至+40°,采用RS422通信数据总线与无人机连接,可选激光照射、测距仪,配合双轴稳定云台和强大的连续变焦镜头,可输出NTSC/PAL视频,进行自动视频跟踪,成像效果优良。哈洛普巡飞弹基本火力单元由无人机、地面控制车、发射车和辅助设备组成。每辆MAZ-631705卡车装有9个发射箱,按照3层3排固定安装,哈洛普巡飞弹可以通过固定块安装在发射箱内,机翼需要折叠,在发射时展开,发射箱可叠加安装在发射车后部,采用倾斜发射方式。
哈洛普巡飞弹在发射前需要由地面站GCS进行编程,发射后自主飞行到预定的巡逻区徘徊待机,由地面控制车通过双向数据链路进行控制,操作员可通过任务控制系统MCS在无人机前往巡逻区的途中定期检查它们的位置和状态,可以控制在巡逻区上飞行的多架巡飞弹,可以选择一个巡飞弹进行目标搜索和攻击,而其他的则受到定期监控。操作员将选定的巡飞弹指向目标区域,并使用视频图像选择目标并对其进行俯冲撞击攻击,随后靠其他无人机进行损伤评估,一击不成可再来一架,还可以中止攻击重新恢复巡飞状态。阿塞拜疆在2020年纳卡冲突中曾使用该机摧毁大量亚美尼亚车辆,甚至还包括S-300防空系统。
印度2007年与以色列IAI启动哈洛普巡飞弹采购谈判,2009年班加罗尔航展首次公开展示该机型。2009年9月,印度空军以1亿美元采购10套哈洛普系统,购买了约110架无人机,单价可能在300万美元左右,印度国防部于2019年2月12日批准再次采购54架哈洛普巡飞弹编入P-4无人机部队,因此不算消耗的话,应该有164架左右的巡飞弹可用。
本次印度人之所以将哈洛普巡飞弹大规模投入使用,是因为在之前的空战中遭受惨重损失,这时在投入空军部队打击实在是有点得不偿失,相比之下使用巡飞弹不怕损失,被拦截也不慌,打到就是赚,因此不仅投入了哈洛普巡飞弹,还投入了进口的波兰战友巡飞弹。而且印度人还尝试用哈洛普巡飞弹攻击巴基斯坦空军基地内部的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最终击伤一个方舱,造成4名巴基斯坦军人受伤,其实时视频定位也使得本文之前说过的高射炮在击落无人机后被印度远程火力打击。对于巴基斯坦人来说,现在面临着两难问题,要么是用导弹直接拦不划算,要么是用防空炮移动起来费劲很容易被印度定点摧毁,效费比也较差。可以预见近期印度会不时采用这种手段向巴基斯坦袭击,以找回面子,但想连续打是没指望了,毕竟就那么些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