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多地区冲突不断,印巴边境战火重燃,俄乌冲突持续胶着,美伊核谈判也在紧张氛围中进行,这些事件相互交织,深刻影响着全球安全格局。
印巴冲突升级:“辛多尔行动”引发地区紧张局势
根据BBC 5月7号的报道,德里政府在当天凌晨4时许针对巴控克什米尔及巴基斯坦境内共9个地点发动空袭,印度称这些地点为恐怖主义基础设施 ,是策划和指挥袭击的场所,并强调行动并未针对任何巴基斯坦军事设施,称其行动具有针对性,经过衡量不具升级性质。

此次行动名为“辛多尔行动”,旨在追究4月22号袭击事件的责任,这起袭击是该地区20年来最严重的恐袭事件,引发印度国内强烈愤怒。印度总理穆迪表示,当局将追捕嫌犯至天涯海角,并称策划及实施袭击者将受到难以想象的惩罚。



不过,印度尚未点明任何特定组织为帕哈尔干姆袭击案的幕后主使,袭击者身份仍不明确,但印度警方声称其中两名袭击者为巴基斯坦籍,并指控巴基斯坦支援武装分子,巴基斯坦否认指控,重申与4月22号袭击事件毫无关系。
巴基斯坦则表示,有三个地区遭到袭击,分别是巴控克什米尔的木扎法拉巴德与科特利,以及旁遮普省的巴哈瓦尔布尔。国防部长阿西夫对Geo TV表示,印度所谓打击恐怖分子营地说法不实,军方发言人艾哈迈德·谢里夫其后向BBC表示,袭击造成7人死亡。

在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动袭击后,巴基斯坦包括首都伊斯兰堡在内所有主要城市7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全国所有学校和教育机构当天停课,还宣布关闭全国空域48小时,全国范围内所有航班已被取消。巴基斯坦空军、陆军与情报机构正协调行动,准备实施更大规模的军事反制。

在事件发生后的两周内,两国互相采取报复措施,包括驱逐外交人员、暂停签证及关闭边境口岸,许多人预期局势可能升级为跨境打击。如果局势继续失控,这场由帕哈尔加姆恐袭引发的冲突或将演变为印巴之间自1971年以来最严重的全面军事对抗,让南亚地区局势变得极为紧张。

与此同时,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与美国国务卿卢比奥进行了谈判,并向他简要介绍了“辛多尔行动”,称该行动重点突出、精准到位。但据美媒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印度对巴基斯坦的军事行动“真可耻”,并表示他刚刚得知这一消息,只希望这一切尽快结束。
俄乌冲突:战场态势胶着,双方攻防不断
乌军无人艇击落俄军苏 - 30SM战机
乌克兰军警总局于5月3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该局下属特种部队与乌克兰安全局、乌克兰武装部队在新罗西斯克附近黑海海域使用海上无人艇击落了一架俄罗斯苏30SM。

稍后,泽连斯基又表示,当天还击落了另一架俄罗斯飞机,在一次成功的行动中,第二架俄罗斯飞机在克里米亚被摧毁,电报相关频道也透露,当天俄军损失了两架苏30SM。

从乌克兰军情总局发布的相关视频等网络信息来看,事情发生在距离新罗西斯克海岸约50公里处,乌克兰无人艇“马古拉V7”发射AIM - 9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成功击落了低空飞行的俄苏30SM。



第一架的两名飞行员成功弹射跳伞并被渔船救起,第二架的两名飞行员情况尚不清楚。俄罗斯对本次事件基本没有回应,仅宣称在黑海海域击沉了多艘乌克兰无人艇,乌克兰方面透露的信息也很少。

考虑到无人艇的感知能力受限,意外击落苏30SM的可能性不大,显然,乌军经过周密策划。

被击落的这架苏30SM隶属黑海舰队独立海军强击航空兵第43团,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向敖德萨等乌克兰沿海城市发射KH - 59、KH - 31系列空射巡航导弹 ,虽然出击时间不固定,但很可能采用了同一航线,乌军极可能确定了其飞行路线,派出无人艇埋伏到必经之路附近,在苏30SM靠近时一举将其双机击落。
胜利日临近,俄乌双方在多地激烈交锋
胜利日临近,俄乌两军都在忙着行动。据deep state报道,俄罗斯军队正在科特廖罗夫卡、辛希尔卡和辛达罗夫卡一带推进,距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边界不到3公里。

此前,乌克兰军队就多次表示,俄罗斯要用打进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来为胜利日献礼,这也是目前俄军在前线最显著的进攻行动之一,但考虑到普京72小时停火即将开始,俄军能否突破这最后不到3公里很不好说。

关于俄军进攻的信息很有限,但俄军的进攻早有迹象,至少乌军已经有所准备。目前的乌军虽然存在各种困难,诸如兵力不足等困境,但弹药已不再短缺。俄军进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不管是否能打进去,预计都会付出较大代价。



乌军同样有所行动,乌军总参谋部宣布,乌克兰空军在5月4号成功击中了位于库尔斯克地区杰特基诺市集镇附近的一个俄军无人机部队指挥所,本次攻击十分成功,多达20名俄军被消灭,设备被摧毁。

更重要的是,乌军对库尔斯克发起了新一轮进攻。俄罗斯社交媒体报道,乌军正试图进攻杰特基诺,据称在火车站附近发生交火,至少发现5名乌军士兵,局势正逐渐变得紧张,兹万诺基附近的一座桥被乌军炸毁,不过迄今为止尚未看到乌军对此发表任何评论。

跟去年8月从库尔斯克南部边境发起进攻不同,乌军本次进攻是从库尔斯克东部边境发起的,专打俄军的防御薄弱地带。俄媒称,乌军本次进攻出动了15辆装甲车,大约250人,扫雷车开路,使用了大量无人机,俄军进行了炮击,但力度不大。从规模来看,乌军本次对库尔斯克的进攻更像是一次战术行动,牵制俄军为仍坚持在库尔斯克的兄弟部队减轻压力。

鉴于库尔斯克目前的形势,包括乌军控制区所剩无几,俄军在这里的压倒性优势,按照乌军总司令希尔斯基一贯的用兵之道,乌军应该不会在库尔斯克有大规模行动。

希尔斯基指出,乌军在边境地区建立的缓冲区依然有现实意义,这是在库尔斯克9个月行动所取得的成果,只有采取非常规手段才能够击败数量超越自己的敌人,而库尔斯克行动正是对敌人的突袭。
此外,乌克兰军队对莫斯科发动了一轮空袭,袭击导致莫斯科机场关闭。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称,19架无人机被击落,有物质损失,但无人受伤。这是胜利日来临之际,乌军对莫斯科发动的一次规模不大的无人机袭击。

这些无人机很可能没有安装战斗部,而是携带了侦察设备,用来收集莫斯科附近的防空数据,为可能的大规模袭击做准备,同时也是震慑克林姆林宫。俄罗斯为了保障胜利日时莫斯科的安全,除了调动大量雷达和防空系统加强防空外。

从5月5号到5月9号,莫斯科还将关闭移动互联网服务,该措施已经开始执行,导致莫斯科地区出现了一些混乱并引发了诸多投诉,而在其他地区,尤其是那些距离乌克兰控制区不远的地方,诸如塞瓦斯托波尔今年的庆祝活动已经取消,乌军在胜利日那天会不会袭击莫斯科,暂时还不确定。

有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这样一个重要的纪念日,加上可能来自支持者的压力,乌军很可能不会在5月9号对红场发动袭击,但乌军不袭击红场,不代表不会袭击其他目标,尤其是那些防空薄弱的地区,俄罗斯境内有大量有价值的军事目标,可以选择搞几次爆炸,也算是为胜利日献礼。

泽连斯基此前公开拒绝了普京的胜利日72小时停火提议,要么不停火,要么就按照美国总统特朗普提议的全面暂时停火30天,态度明确给足了特朗普面子,但特朗普没接住,特朗普回应了普京的胜利日72小时停火提议,称普京总统宣布的为期三天的停火,看起来似乎不多,但考虑到起点,这已经是很多了,还表示当发现这场战争中实际死亡人数时,会非常失望,因为比他们说的要多得多 。

在梵蒂冈教皇葬礼上的15分钟短暂会晤被认为是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关系的重要转变点,泽连斯基也表示,在会晤后特朗普的看法略有不同,开始以不同的眼光看问题,特朗普和泽连斯基上次会晤还是2月底在白宫,那次会晤极为糟糕。

因此泽连斯基称,在梵蒂冈的会晤可能是他们有过最好的一次,纽约时报对这次会晤给予高度评价,尤其是其后美乌顺利签署了矿产协议,特朗普对普京感到失望,公开批评普京,并威胁要采取制裁措施,但纽约时报也指出,特朗普依然犹豫不决,而他的顾问们则意见不一,有的坚持要对俄采取强硬措施,有的则表现得像是忠于俄罗斯而不是忠于美国。



美伊关系:军事威慑下的核谈判
自4月12号起,美伊已在阿曼和意大利举行三轮间接谈判,讨论新核协议框架,前几轮涉及铀浓缩、制裁等专业技术议题。特朗普曾对达成协议表示乐观,他此前曾表示,若伊朗不终止核计划,将动武,拒绝在威胁下谈判,此次谈判是特朗普2018年退出伊核协议后双方最高级别会晤,西方国家担忧伊朗铀浓缩计划可能发展核武器。
5月7号有两架B52H远程战略轰炸机从路易斯安纳州巴克斯戴尔空军基地起飞,飞往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岛,这与昨晚起飞的B - 52的飞行路线相同,很快将有10架远程战略轰炸机部署到距离伊朗不到2000英里的岛上基地,其中包括4架B52和6架B2A。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举是对即将在5月11号举行的第四轮美伊核谈判施压 。美国试图通过军事威慑,在谈判桌上获取更多利益,给伊朗施加更大的压力,让伊朗在核问题上做出更多让步。
印巴冲突、俄乌战争以及美伊之间的紧张关系,这一系列事件相互影响,使全球安全格局变得更加脆弱。

国际社会应积极推动各方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任何冲突的失控都可能带来难以预估的后果,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国际组织和大国应发挥积极作用,促使各方回到谈判桌前,通过外交途径化解矛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