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06年12月14日,青岛新闻网报道,重庆涪陵的一对渔民夫妻在在河里捕鱼的时候捞到了一条很漂亮的怪鱼,但是夫妻两个都不认识它。

之后就将情况报告给了渔政部门,执法人员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一种十分珍稀的鱼类,像这条这样的个头,全市也十多年没有出现过了。



这究竟是一条什么鱼呢,竟然连常年在江上打渔的渔民都不认识,它又有什么特殊之处,会如此珍稀,十几年难见一回?



«—【·捕到“美人鱼”·】—»

2006年12月13日,这对夫妻一早就来到了镇上的二沱水域打渔,结果就捞上来了一条长得很漂亮的怪鱼。

它的个头很大,有一米多长,但是夫妻两个都不认识,附近正在打鱼的其他渔民也凑过来看,但是也没有人认出来这究竟是种什么鱼。



于是他们就赶紧上报给了渔政部门,大约上午10点多,执法人员到达了现场,在看到鱼的时候就认出来,这是一条“美人鱼”。

“美人鱼”还被叫做“一帆风顺”,在鱼身体的两侧分别有两道胭脂色的条纹,因此这种鱼的学名也叫“胭脂鱼”。



执法人员非常激动,像是这样个头的胭脂鱼,在全市少说也有十几年没有出现过了,经过称重之后,它的重量有40斤。

之后执法人员对它的身体状况进行了检查,情况不是很好。



这是一条雌性胭脂鱼,并且已经怀孕,腹中有卵,而且它的背鳍受伤有点严重,胸部两侧还有鱼嘴都有被鱼钩划伤的痕迹,应该是渔民在误捕的时候不小心伤到的。

渔政站的站长对它的身体状况进行了评估,认为如果就这样将其重新放回长江,那么它很难存活,最好是先观察一段时间,等它情况稳定之后再放生。



于是站长就紧急向万州水产研究所求助,这是三峡库区唯一一个专门救护胭脂鱼的基地。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站长向码头附近的鱼庄借来了一个大鱼缸,将胭脂鱼暂时安放在里面。

下午1点左右,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赶到了现场,并且立即对这条胭脂鱼展开了抢救,先是注射了一些药剂,避免它的伤口感染发炎,之后又对它的外伤进行了处理。



此时的胭脂鱼情况已经比较危急,在工作人员救治的过程中没有死后挣扎。

它的嘴巴因为被鱼钩刮伤,暂时无法进食,只能依靠工作人员注射的葡萄糖维持身体机能。

待简单的救治结束之后,工作人员就将胭脂鱼装在特制的鱼缸里运去了万州的研究所,并且给它取名为“顺顺”。



在晚上7点左右,“顺顺”已经成功到达万州,被放养在了研究所的水池中,并且已经能够自主进食水蚯蚓。

工作人员预估,“顺顺”大约在一周左右的时间能够康复,但是因为它已经怀孕,研究所计划在明年3月份它产卵之后再将它和它的鱼宝宝一起放回长江。



«——【·胭脂鱼·】——»

胭脂鱼是我国特有的淡水鱼类,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它色彩艳丽、体态优美,仅分布在长江的部分支流、湖泊,然而,这种曾经活跃在长江支流间的美丽生灵,如今已濒临灭绝边缘。



胭脂鱼体形修长,侧扁,成鱼体长可达70厘米以上,它最显著的特征是其体表颜色与鳍部的鲜艳红色,尤其是胸鳍、腹鳍和尾鳍呈现浓烈的胭脂色,在清澈水体中显得格外耀眼,因此得名“胭脂鱼”。



过去它们曾广泛分布在长江中上游的清澈河段中,尤其偏好湍急的峡谷性水域和石砾底质的河段,它们一旦被捞出长江,几乎“必死无疑”。

胭脂鱼对水温、溶氧、水质等要求极高,一旦离开熟悉的水域,很容易应激死亡,它们的体质敏感,离水时间稍长或运输条件不佳即可能因缺氧或代谢紊乱致死。



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在2017年到2021年,人们在长江全流域中也只记录到了413尾胭脂鱼,并且它们的自然种群已经很多年都没有自然繁殖了。

这对于一个濒危物种来说,是极为危险的信号。



胭脂鱼是典型的洄游性鱼类,其成功繁殖必须依赖于季节性的迁移通道,然而如今的长江已被多座水坝阻断,原有的溯河路径被切断,导致其无法顺利回到产卵地。

同时,受人为干扰、水温异常、水位变化等影响,其产卵周期被打乱,即使产卵成功,受精率和孵化率也极低,加之幼鱼天然捕食压力大,成活率进一步下降。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等使得水体富营养化,胭脂鱼对水质要求高,污染显著影响其生存与繁殖。

尽管被列为保护物种,但仍有个别渔民在禁渔期或繁殖期非法捕捞,甚至以其高价值作为观赏鱼或者食用鱼出售。



在自然状态下,胭脂鱼生长缓慢,性成熟晚,一般需要6到8年才具备繁殖能力,它们一般在每年的3月至5月间进行产卵,受水温、水位、水流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胭脂鱼的生长慢、性成熟晚、繁殖周期长等生物学特征,使得其种群恢复能力低,难以应对突发环境变化。



2020年,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对胭脂鱼等重点保护物种实行全面禁捕,这对于保护长江的生物种群和恢复长江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人们也在积极地进行胭脂鱼的人工繁育工作。

2025年4月13日,长江日报报道,武汉今年人工孵化了100万尾胭脂鱼。



之后这些人工繁育出来的胭脂鱼会被放流回长江之中,壮大它们的野生种群。

胭脂鱼是一种非常美丽的鱼,同时它还具有很悠久的历史,保护胭脂鱼不仅是科研机构与政府的责任,普通公众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人们如果误捕到珍稀鱼类也一定要及时放生或者联系相关部门。

参考:

青岛新闻网《长江里捕到珍奇“美人鱼”》,2006-12-14
中国青年网《两男子半夜电鱼 捕到"出江必死"胭脂鱼被刑拘》,2017-6-8
长江日报《这种鱼很“珍贵”,武汉今年人工孵化100万尾》,2025-4-13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