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血浓于水的亲情终究会让付出有所值得",这句话曾是我坚持了二十年的信念,直到离婚那天被彻底击碎。很多人常说家人是这世上最值得信任的依靠,尤其是手足之情,理应是最纯粹的感情。我以为我和弟弟之间的羁绊会超越金钱和利益,但现实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



民政局大厅里,我和丈夫王海签完最后一份离婚协议,十五年的婚姻就此画上句号。根据协议,我分得了一套房产和80万的现金补偿。走出民政局的大门,我深吸一口气,心里五味杂陈。这场婚姻的终结有太多原因,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我对弟弟长达二十年的无条件付出。

"姐,恭喜你获得自由!"弟弟小勇站在民政局门口,笑嘻嘻地迎上来。他刚满三十岁,却依然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好像我的婚姻破裂与他毫无关系。

"谢谢。"我勉强挤出一丝微笑,心里却翻涌着说不清的苦涩。

"姐,有件事我想跟你商量。"他神秘兮兮地凑近我,压低了声音,"我最近有个绝佳的创业机会,就缺启动资金。你这不是分了一大笔钱嘛..."

我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

"就是...你分到的那80万,能不能借我50万?"他搓着手,一脸期待,"我保证这次能成功,到时候翻倍还你!"

一股热血瞬间涌上我的头顶。二十年来,我为弟弟付出了多少?从他初中开始,我就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出去打工供他读书;后来他考上大学,我东拼西凑帮他交学费;毕业后工作不顺,我把婚房首付的钱借给他创业;创业失败后,我又帮他还债...可以说,我的青春和婚姻都搭在了他身上。

而现在,在我婚姻破碎、重新开始的关键时刻,他竟然第一时间盯上了我的分割财产!

"小勇,这些钱是我重新开始生活的基础。"我尽量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我已经四十多岁了,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重新积累..."

"姐,你不相信我吗?"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满,"我可是你亲弟弟啊!这么多年,我哪次骗过你?"

骗过我?也许没有,但他一次次的许诺,一次次的"下次一定成功",有哪一次兑现过?

"我需要考虑一下。"我没有直接拒绝,只是想尽快结束这场对话。

"有什么好考虑的?"他突然提高了音量,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你这么多年不都是这样帮我的吗?现在分了钱就变了?"

他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刀,直插我的心脏。二十年的付出,换来的竟是这样的质问和理所当然?

"小勇,我们回家再说。"我不想在公共场合发生争执。

"不用回家了,就给个话!"他固执地拦在我面前,表情逐渐变得陌生而可怕,"你到底是借还是不借?"

那一刻,我仿佛看清了站在我面前的这个人——他不再是那个需要我保护的弟弟,而是一个把我视为提款机的陌生人。

"不借。"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异常坚定。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扭曲:"你知道吗?你的婚姻之所以会破裂,就是因为你太自私了!王海受不了你对娘家的付出,我完全理解他!"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我所有的怒火。二十年来,我第一次对弟弟感到彻骨的寒心。

我的扶弟生涯始于二十年前,那时我刚满18岁,正准备参加高考。爸爸突然查出肝癌晚期,妈妈不得不辞去工作照顾他。一夜之间,原本和睦的家庭天翻地覆。

"小颖,你得帮帮家里。"妈妈拉着我的手,眼中满是绝望,"小勇还小,他的学习不能耽误。"

那时的小勇才13岁,正是初中的关键时期。妈妈的意思很明显——她希望我放弃高考,出去工作赚钱,支撑这个家。

我不是没有挣扎过。那年,我是班里的尖子生,老师都说我有希望考上重点大学。但是看着病床上日渐消瘦的爸爸,和眼中噙着泪水的妈妈,我知道自己别无选择。

"妈,我不考了,我去找工作。"我听见自己这样说,声音却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那年夏天,我在同学们奔赴考场时,收拾行李去了省城,在一家服装厂找到了工作。每个月1200元的工资,我只留下200元生活费,其余全部寄回家里。白天在流水线上站十几个小时,晚上回到出租屋继续做一些手工活儿赚外快。

三个月后,爸爸离开了我们。我请了三天假回家奔丧,然后又匆匆赶回工厂。妈妈在电话里哭诉着生活的艰难,而我除了每月寄回更多的钱,别无他法。

"姐,我考上重点高中了!"一年后,小勇在电话那头兴奋地喊着,"老师说我有希望考上好大学!"

听到这个消息,我眼眶湿润。也许,我的牺牲是值得的。至少小勇可以走我未能走完的路,实现我未能实现的梦想。

"太好了,小勇!姐姐为你骄傲!"我强忍着疲惫,露出电话那头看不见的微笑。

从那时起,小勇的教育成了我生活的重心。我省吃俭用,甚至放弃了自己进修的机会,只为了让他有更好的学习条件。每次回家,我都会给他买新书和学习用品,尽管自己还穿着几年前的旧衣服。

"姐,我想要一台电脑,学校里好多同学都有了。"高二那年,小勇提出了这个请求。

那时一台电脑要五六千元,几乎是我三个月的工资。但看着他渴望的眼神,我心软了。

"好,姐给你买。"我答应道,心里已经在盘算要加多少夜班才能凑齐这笔钱。

就这样,我的青春在工厂和加班中度过。而小勇,在我的支持下顺利完成了学业,并考入了省重点大学的计算机系。那天,我站在校园门口,看着意气风发的弟弟,心中满是欣慰。也许我失去了自己的大学梦,但我帮小勇实现了他的。

"姐,以后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临别时,小勇信誓旦旦地说。

我笑着摇摇头:"傻弟弟,我们是亲姐弟,不用说报答。你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就是对姐姐最好的回报。"

然而,我没想到的是,这只是我"扶弟"生涯的开始,而不是结束。大学四年,小勇的各种开销远超我的预期。学费、生活费、电脑升级费、社团活动费、恋爱约会费...每一项都像是无底洞,吞噬着我微薄的积蓄。

"姐,这次真的很重要!如果没有这次培训,我毕业后就找不到好工作了!"每次他提出新的要求,总有看似合理的理由。

而我,总是心软地答应。毕竟,我已经错过了自己的机会,不想小勇也重蹈我的覆辙。

就在小勇大三那年,我遇到了王海,我未来的丈夫。他是一名工程师,稳重踏实,对我体贴入微。更重要的是,他理解我对弟弟的责任感,并表示愿意和我一起帮助小勇完成学业。

"小颖,你已经为弟弟付出太多了。以后有我在,可以分担一些。"王海握着我的手承诺道。

那一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和温暖。或许,命运终于愿意给我一个依靠,一个可以停下来休息的港湾。

然而,婚后的现实并非如此美好。小勇似乎把王海的加入视为家庭支持力量的增强,要求也越来越过分。

"姐,我想考研究生。"大四那年,他突然提出。

"考研有什么问题吗?"我问道,心里已经开始计算额外的费用。

"问题是...我想考北京的学校。那边生活费要高很多..."

我看向王海,他的表情有些复杂,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如果这是小勇的理想,我们可以支持。"

就这样,我和王海的婚后生活,很大一部分都被用来支持小勇的求学之路。王海虽然偶有不满,但看在我的面子上,从未直接反对。

那时的我,依然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等小勇毕业,有了好工作,一切就会好起来。我和王海的付出,也会得到回报。

直到小勇研究生毕业那年,一切开始朝着我未曾预料的方向发展。



小勇研究生毕业后,顺利进入了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起薪就有两万多。当他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激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终于,多年的付出有了回报,弟弟真的出人头地了。

"姐,我第一个月工资的一半给你,算是这么多年的一点心意。"小勇信誓旦旦地说。

我摆摆手:"留着自己用吧,你刚工作,需要添置很多东西。"

王海在一旁默默点头,但我能感觉到他的欣慰。这些年来,他为小勇付出的并不比我少。我们的积蓄几乎都用在了小勇身上,自己的生活过得紧巴巴的,甚至推迟了要孩子的计划。

然而,小勇的"报恩"并没有像他承诺的那样实现。第一个月过去了,第二个月也过去了,他不仅没有给我们钱,反而开始了自己奢侈的生活—— 名牌衣服、高档手机,周末和朋友的饭局消费...

"小勇最近过得不错啊,那件外套我看挺贵的。"一次家庭聚餐,王海意有所指地说。

小勇不以为然地笑笑:"是啊,工作压力大,总得犒劳一下自己嘛。"

我看了看王海有些发旧的夹克,心里不是滋味,但也没多说什么。也许小勇刚工作,想享受一下,等他安顿好了,自然会想到我们。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小勇工作半年后。一天晚上,他突然来到我家,神神秘秘地说有重要事情商量。

"姐,我想辞职创业!"他兴奋地宣布,眼睛闪烁着雄心壮志的光芒。

我和王海都愣住了。辞职创业?那可是他好不容易得到的铁饭碗啊!

"创业风险很大,你考虑清楚了吗?"王海皱眉问道。

"当然!我和几个同学已经策划很久了,就差启动资金。"小勇胸有成竹地说,然后看向我,"姐,我需要30万启动资金,你能帮我吗?"

30万!那几乎是我和王海全部的积蓄。我们正准备用这笔钱付婚房的首付,好不容易才攒够的。

"小勇,这钱是我和你姐准备买房用的..."王海忍不住说道。

"哥,这次机会真的很难得!"小勇情绪激动起来,"现在不抓住,以后就没了!房子可以晚点买,但商机不等人啊!"

我看着弟弟渴望的眼神,又想起这些年他的努力和进步,心里天人交战。也许,他真的看准了商机呢?也许,这次投资能让他彻底飞黄腾达?

"小勇,你的创业计划具体是什么?"我试探着问。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小勇滔滔不绝地讲述他的创业计划——一个社交媒体平台,专门为大学生提供校园服务和交友功能。听起来确实有模有样,而且小勇在互联网公司积累了不少经验,似乎也有一定的可行性。

"姐,我保证,最多两年,投资就能翻倍!"他拍着胸脯保证。

我看向王海,他的表情明显不赞同,但也没有直接反对。最终,在我的坚持下,我们拿出了准备买房的30万给了小勇。

"这次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姐!"小勇握着支票,眼中满是感激。

王海叹了口气,轻声对我说:"希望这次不会后悔。"

事实证明,王海的担忧是对的。小勇的创业项目刚开始还算顺利,但半年后就开始出现问题。用户增长缓慢,收入模式不清晰,投入的钱迅速烧完了。一年后,公司不得不宣告解散。

"姐,对不起,我们失败了..."小勇垂头丧气地坐在我家沙发上,"那30万...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还你们。"

王海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地走进了卧室。我知道他很生气,但又不想当面责备小勇。

"没关系,创业本来就有风险。"我安慰道,尽管心里也很失落,"你先找份稳定工作吧,钱的事慢慢来。"

然而,小勇似乎受到了不小的打击,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每次面试都因为"创业失败"的经历被拒绝。这期间,他的生活费又成了我的负担。

王海开始频繁地加班,很少回家吃饭。偶尔回来,也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我们之间的矛盾开始增多,话也越来越少。

"小颖,我们不能一直这样下去。"有一天晚上,王海突然说,"你弟弟已经30岁了,不能再靠我们养活。"

"他只是暂时找不到工作,"我辩解道,"等他情况好转,自然会还我们钱的。"

王海苦笑:"你每次都这么说,可结果呢?我们的积蓄没了,买房的计划搁置了,连要孩子都一拖再拖...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

我无言以对。确实,为了小勇,我们牺牲了太多。但他是我的亲弟弟啊,我能看着他流落街头吗?

就在我们的婚姻濒临破裂之际,小勇又带来了"好消息"——他要再次创业,这次是做电子商务平台,专注于大学生二手交易市场。

"姐,这次我们有了前车之鉴,一定能成功!"他信心满满地说,"我只需要再借20万..."

"不可能!"王海终于忍无可忍,"上次的30万你连一分利息都没还,现在又来要钱?你把我们当什么了?提款机吗?"

小勇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姐夫,我知道上次让你们失望了,但这次真的不一样!"

"每次都不一样,结果呢?"王海讽刺地笑了,"小颖,你自己决定吧,但我不会再出一分钱了。"

我夹在丈夫和弟弟之间,心如刀绞。最终,我选择了再次支持小勇,从我的私人账户里拿出了15万给他。



王海知道后,沉默了整整三天。第四天,他提出了离婚。

"小颖,我爱你,但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疲惫地说,"你的心里永远把弟弟放在第一位,我累了。"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的付出不仅毁了自己的人生,还摧毁了一段原本美好的婚姻。但即便如此,我依然没能从"扶弟魔"的身份中挣脱出来。

离婚协议签订前,我答应王海这是最后一次帮助小勇。而当我拿着离婚分割的钱站在民政局门口时,面对弟弟的再次伸手,我终于明白,这场噩梦或许永远不会结束,除非我主动喊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