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刷到英国《每日快报》的消息,斯诺克掌门人赫恩透底儿了——中国正砸重金申请办世锦赛。这事儿之所以炸,是因为世锦赛从1977年起就没离开过克鲁斯堡剧院,哪怕那地儿只能塞980个观众,合同还签到2027年呢。
77年没挪过窝的克鲁斯堡,要搬家了?
说真的,克鲁斯堡这地方确实有点“老”了。980人的容量,放现在连个中型商场都不如。决赛时俩选手得面对面坐着,这场景放高清镜头下,总让人觉得哪儿不对劲。火箭奥沙利文这些顶尖球员早喊过:“该挪挪地儿了!”没观众就没票房,这账谁都算得明白。
但中国为啥突然下血本?答案藏在最近的热搜里。赵心童世锦赛夺冠那几天,微博热搜挂了整整一周,连他回家都能上热榜。要知道丁俊晖拿全英赛、赵心童自己拿英锦赛那会儿,都没这么疯的热度。这次是真把斯诺克从“小众圈”拽到了“全民视野”里——我同事老王,之前连白球红球都分不清,现在天天蹲直播喊“清台”。
这热度可不是平白来的。我琢磨着,赵心童的夺冠像根导火索。前两年中国斯诺克选手被禁赛时,台协护得不够,网上全是“心疼”“憋屈”的声音。这次赵心童杀出来,活脱脱“逆袭剧本”——被质疑过、低谷过,最后踩着克鲁斯堡的地板夺冠,像极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这种情绪共鸣,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赫恩76岁了,他不可能看不见中国市场的分量。上海、北京开出的“天价条件”,估计不只是场馆钱。想想看,中国有14亿人,哪怕1%的人对斯诺克感兴趣,门票、转播、周边的蛋糕得多大?克鲁斯堡980张票卖光了也就那样,换成上海体育馆,坐满1万人都绰绰有余。
但搬不搬真能这么痛快?克鲁斯堡的“情怀分”可不少。老球迷们说:“没了克鲁斯堡,世锦赛还是世锦赛吗?”就像温网必须在全英俱乐部,F1摩纳哥站不能挪地儿——有些赛事的灵魂,藏在老场馆的一砖一瓦里。可现实也摆着:980人的场子,连直播导播都得挤在角落,转播效果能好到哪儿去?
最有意思的是球员态度。奥沙利文早公开支持“搬家”,他说:“观众多了,比赛才更有激情。”可也有老将念叨:“克鲁斯堡的氛围独一无二,那种紧张感是新场馆给不了的。”这像极了咱们换老房子——住惯了破但有温度的老胡同,还是搬去新但宽敞的商品房?
现在就等2027年合同到期了。赵心童要是能接着卫冕,这把火只会更旺。毕竟中国球迷的热情,连赫恩都得承认“挡不住”。上回世锦赛在中国转播,峰值观众破了3000万,这数字放英国得翻十倍都不止。
你说,要是斯诺克世锦赛真搬到中国,是该高兴还是惋惜?老球迷的情怀重要,还是赛事发展的未来更关键?这题,我暂时没答案。但有一点能确定——赵心童这把火,确实把斯诺克的“中国时代”烧起来了。
声明:本文中信息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完全正确无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