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经开区

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白鹭湾科技生态园内,研发人员正在测试最新的智能驾驶算法;中生科创谷的“工业上楼”项目正加快建设;锦江数媒港的AIGC影视产业基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创意人才;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锦江片区)一栋栋总部楼宇拔节生长……这是四川成都锦江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锦江经开区”)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生动实践。

作为成都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锦江经开区肩负着国家(成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等先行试点使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这个规划面积4.23平方公里的省级开发区,正在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近日,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正式启动“新技术·新动能·新未来”——致敬2024四川经济影响力人物大型采访活动,寻找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时代标杆。5月8日,封面新闻记者走进锦江经开区,解码这座未来产业新高地的发展路径和创新密码。


锦江经开区

构建“4+6+X”未来产业体系

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未来产业是国家战略竞争的制高点,也是锦江经开区实现产业跨越发展的关键领域。”锦江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构建了“4+6+X”的未来产业体系,前瞻布局未来信息、未来交通、未来健康、未来制造等4大未来产业方向,明确智简6G、开源鸿蒙、车路云一体化、低空经济、脑机接口、基因诊疗6个主攻产业赛道,同步发展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元宇宙、AI大模型等X个高成长新兴领域。

在白鹭湾科技生态园建设一个未来产业孵化园,将白鹭湾科技生态园打造成为锦江未来产业孵化园,聚焦发展处于“创新触发期”的6大主攻产业赛道及X个高成长新兴领域,深度链接高能级科创资源,超前发现攻关颠覆性技术,高质量孵化引进硬核科技企业,打造“未来产业核爆点”。

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锦江片区)则聚焦金融商务产业,构筑金融机构和商务商贸总部集群。区域着力发展金融科技、财富管理、数字人民币等金融业细分领域赛道和数字消费、平台贸易等商务商贸业细分领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泛化应用,打造“高体量+高密度”商务业态多样性。

中生科创谷聚焦智能制造产业,构筑“工业上楼+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片区重点引育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上游零部件、下游应用服务系统)等智能终端企业,以及生物医药、生物基因、高端医疗器械(调试组装类)和合成生物等生物技术企业。

锦江数媒港则依托成都传媒、新华文轩等传媒总部企业,布局“AIGC+”数字媒体总部经济中心,重点发展上游“图文、视频内容创作”和下游“互联网广告营销、流媒体直播”,打通从内容创作到传播应用的产业链条。

2024年,园区营收1680亿元,创新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园区现有一站式数字化产品选用服务平台等国家级创新平台7个、新希望工业技术研究中心等省市级创新平台19个,在建白鹭湾科技生态园等省市重点项目15个,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赋能科技创新“关键变量”

转化产业发展“最大增量”

如何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产业发展“最大增量”?锦江经开区给出的答案是:深化产研一体、四链融合,推进科技创新促转化攻坚,以精准片区布局构建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我们通过‘交叉赋能’‘孵小服新’‘垂类赛道’和‘旁侧关联’四大路径,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园区负责人介绍,在“交叉赋能”方面,园区聚焦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引、校院企地合作和链主企业引领,推动从“0到1”原创性突破,以“项目制”思维推动电子科技大学边缘智能联合实验室项目落地,加快打造智能协同计算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白鹭湾基地。

在“孵小服新”方面,园区搭建“智汇锦江”供需要素对接平台,构建“核心技术—平台支撑—场景应用”多梯度产业体系,以“一楼中试、二楼孵化”模式引导中试平台、创新中心与专业孵化器对接。推动开源鸿蒙创新中心、前沿脑健康智能创新中心等项目落地,构建全链条技术转移体系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打造“AI+”创新应用场景。


鸿蒙生态(成都)创新中心

“垂类赛道”方面,园区构建科创“上云”、成果“落地”的线上+线下对接孵化服务网络,聚焦智能网联、开源鸿蒙、脑机接口等方向,推动园区细分赛道领域产业和企业集聚,实现从“1到N”的规模化增长,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标识度的产品和应用场景。

在“旁侧关联”方面,园区按照“一产业一队伍”引育一批专业性技术经理人,强化国资“耐心资本”属性发挥科技金融赋能作用,建立集资源扫描、智能匹配、AI助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锦江科才云线上服务平台”,实现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全生命周期管理。

政策+资本+场景“组合拳”

精准扶持中小企业成长

政策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近年来,锦江经开区修订完善《成都市锦江区关于推动“1+3+3”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出台关于支持开源鸿蒙产业生态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实施细则,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我们突出‘管招商必管服务’,强化政策系统集成、协同联动,打通政务服务、资金需求、人才支撑、场景供给等全周期服务环节。”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配套了一系列精准扶持政策,例如针对开源鸿蒙生态设立规模10亿元的开源生态产业基金,并开放1亿元场景订单,有力促进了开源企业的引育和商业化产品孵化。

我们计划出台一套未来产业政策,强化政策引领效应。面向“4+6+X”未来产业赛道,出台《成都市锦江区关于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产业链成果研发、成果转化、市场推广、人才引育等关键核心环节,给予政策支持。

“我们按照‘成熟一支、组建一支’的原则,围绕未来产业重点领域构建多层次投融资体系,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资金支持。”锦江经开区工作人员表示,园区通过股权投资、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成都米卡视效科技有限公司是园区服务企业的一个生动案例。该公司近期搬到了新华之星AI大厦,成为成都前沿类脑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新邻居”。米卡视效并不是“只身前来”,而是带着上下游产业伙伴“组团而来”,与成都鸿洲影视、中连锦艺影视携手,构建影视科技生态中心。“选中锦江经开区落户,既是看中这里位于金融东片区的优良区位环境,更是看中园区企业服务和产业发展的优势。”公司总经理助理全家林表示。

“未来,锦江经开区将继续聚焦开源鸿蒙、脑机接口、智能网联等细分领域,构建‘领军企业+配套企业+创新平台’的产业生态系统,着力营造未来产业的创新培育生态体系,为加快形成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提供有力支撑。”园区负责人表示。

(图由受访者提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