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裴诗语/文 赵杰/摄)“居官当廉正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唯己唯私,不配做官以政;恤民恤众,始能终世为人”……这些劝诫为官者清廉自守和勤政为民思想的名言警句,均出自明代官箴,其中蕴含的为官、处世、从政之道,对今人也有启迪。5月9日,“钟山廉韵清风箴言——明代官箴中的廉洁文化专题展”在明孝陵博物馆开展。


展览从抚民以仁、律己以廉、存心以公、莅事以勤等四个方面,精心选取宋濂、薛瑄、王廷相、海瑞、吕坤、王鏊、左光斗等二十余位明代廉吏的官箴,结合其生平事迹,勾勒出古代清官的精神画像。


“宽一分,民受赐一分;取一文,官不值一文。”明代建阳知县张津将这十六字官箴写于县衙屏风,日夜自省,他的为官生涯恰是这段箴言的生动注脚。弘治年间建阳粮荒肆虐,市井米价飞涨,张津脱下官靴踏遍乡野,筹粮赈灾助百姓度过荒年;面对两千流寇压境,他训练民兵固守城池,匪首吴泰儿听闻“彼邑有贤令,民乐为用”,竟不战而退。

张津的刚直更显于宦海浮沉中。任广西巡按时,他力劾总镇宦官韦经擅自转移官府钱财;主政泉州期间,直面权阉刘瑾把持海利,严查积弊,终遭构陷罢官。直至刘瑾倒台,张津复任宁波知府,逢大旱之年,他上奏免去当地百姓六成赋税,离任时百姓拦车泣留。


“中国官箴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经典官箴着眼于官吏‘修齐治平’,涵盖道德修养、施政之道和求知持家等,是涵养新时代廉洁文化的重要源泉。”中山陵园管理局纪检组负责人介绍。

今年5月以来,中山陵园管理局开展“钟山廉韵·廉洁文化进景区”系列活动,在明孝陵金水桥举办“朱元璋与明初廉洁文化图片展”;在中山陵森林画廊推出“钟山廉语・廉洁格言警句”专题展;发布“钟山廉韵”廉洁文化地图——以明孝陵博物馆为起点,串联明孝陵金水桥、钟山文学馆、中山陵森林画廊等7处廉洁文化阵地,让市民游客在山水胜景中体验“清风徐来”。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展览期间,明孝陵非遗传习所还将同步开展“拓‘廉’——莲花瓦当非遗拓印体验”活动,邀请市民游客亲手制作廉洁主题拓片,在互动交流中深切感悟廉荣贪耻的价值理念。此外,专题展线上展厅及廉洁文化主题研学活动也将于近期上线,实现“线下观展、线上传播、实地研学”的立体传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