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这是南汉宸同志。”听到周恩来的话,正在工作的毛主席放下手中的笔,笑吟吟站起身来示意南汉宸坐下,眼神中却闪过一丝惊讶,原本他以为南汉宸的年纪已经不小,却没想到他这么年轻。

对于南汉宸的过往经历,毛主席还是有些了解。他出生于山西赵城,参加过辛亥革命,入党之后转入隐蔽战线工作,之后受党组织委派,加入国民联军访苏团,并将自己在苏联的所见所闻,写成了《旅俄视察记》,在国民联军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1927年南昌起义爆发后,南汉宸加入杨虎城的第十军,并在军中秘密发展党员。但由于叛徒告密,包括南汉宸在内的部分共产党员身份暴露,最终被迫秘密转移到上海。

不久,南汉宸按照中央指示回到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继续秘密开展地下工作,打入了韩复榘领导的国民党河南省政府。河南省委机关暴露后,南汉宸先以主任秘书的身份和狱中的同志接上了头,确定被捕同志没有暴露身份,他便胸有成竹去找韩复榘,说服他放人。



利用韩复榘和蒋介石之间由来已久的矛盾,南汉宸不但说服了韩复榘,令其释放被捕的同志,同时还得到了韩复榘的赏识,先后担任省政府内重要职务,并利用职务之便,将许多同志安排进入国民党政府工作。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后,南汉宸受冯玉祥的委托,争取杨虎城拥兵反蒋。经过一番秘密长谈,二人不但策划了“大西北主义”方略,还进一步坚定了杨虎城和共产党合作的决心。

在被蒋介石任命为陕西省主席后,杨虎城借机将南汉宸调到身边,命其担任陕西省政府秘书长。南汉宸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释放被关押在西安的大批共产党员,极大地保护了党的力量。

1931年刘志丹被捕后,南汉宸一边竭力劝说杨虎城放人,一边积极寻找其他的营救办法。刘志丹出狱后,南汉宸派人将他秘密送回陕北。



正是因为南汉宸长期在白区,对国民党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因此毛主席决定将其调回延安做统战工作。

“我恐怕担负不了如此重任。”听说要让自己担任统战部副部长,南汉宸当即推辞道。结果毛主席却说:“中央相信你,你就放心工作吧。”

1939年,蒋介石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各地相继出现共产党人遇害事件。在陕西榆林,邓宝珊部新十一旅的一个连受反共摩擦分子蛊惑,向根据地发起偷袭,结果被边区部队包围缴械。

事情发生后,毛主席专门给邓宝珊写了一封信,对邓宝珊的抗日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还对他始终坚持国共合作表示称赞。为了尽快解决这一纠纷,毛主席专门派南汉宸去榆林送信,并托他转告邓宝珊:

“那些兄弟是受人蛊惑才做出这样的傻事,责任不在邓先生,到时候我们可以连人带枪全部送回,希望邓先生之后从严戒备,免得再生事端影响我们的友邻关系。”



邓宝珊和南汉宸本就是旧相识,看过毛主席写的亲笔信,又听了南汉宸转述的话,邓宝珊大为感动,当即向南汉宸保证,今后绝不会出现类似的事情。

等南汉宸从榆林回到延安,已经是转年4月份。随着日军的疯狂“扫荡”,加上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延安的财政和经济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尽管毛主席号召边区军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但还是出现了没有鞋袜穿、没有被褥盖、没有粮食吃的情况。

在此生死存亡之际,毛主席再度想到了南汉宸,立刻派人通知南汉宸到杨家岭见面。

十几里的山路,南汉宸走了近一个小时。一见面,毛主席开门见山对南汉宸说,现在的形势很严峻,可以说已经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组织上决定让他来管这个家务,想办法解决边区军民穿衣吃饭的问题。



“主席,我怕是没有那么大的本事,米都没有,怎么能做出饭来!”南汉宸为难地说道。然而毛主席却对南汉宸充满了信心:“你阅历丰富,办事能力强,所以中央才把这个任务交给你嘛,就是要你来当这个会做无米之炊的巧媳妇。”

这一次长达四个小时的谈话之后,南汉宸在边区政府财政最困难的时候,担起了财政厅长的重任。

上任第一件事,南汉宸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难题,就是粮食问题。边区本就土地贫瘠,再加上连年战乱,已经是一贫如洗,因此边区政府实行的一直是休养生息的政策,主要靠中央拨款和外部捐赠。

但由于国民党停止发放军饷,又对边区实行封锁禁运,边区机关和军队只能“坐吃山空”,放粮食的仓库都已经见了底,有的单位已经有几天开不出饭来。南汉宸找粮食局长和财政厅前两任厅长了解情况后,决定到下面几个县走访调查。



经过一番精密的计算,南汉宸提出向农民征收公粮的建议,并得到了中央和毛主席的批准。很快,几百人的征粮工作团就被派了出去,南汉宸详细交代了工作方法,并叮嘱他们有两句话一定要讲给群众:

“有军队,才有边区;有军粮,才有军队。”

为了完善粮食征收的具体措施,南汉宸又大胆提出两项建议:禁止法币流通,发行边币,以及建立健全边区税收政策。之后南汉宸又找朱老总,争取到驻扎在三边一带的军队参加打盐,还专门设立盐务局,用盐来同胡宗南、阎锡山的部队换取边区急需的物资。

靠着这一系列的举措,南汉宸只用了短短的一年时间,不但解决了边区军民的生活问题,还让边区财政扭亏为盈,有了1000多万的盈余,为根据地的发展和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毛主席曾就南汉宸所做出的功绩,多次当众表示:“革命胜利后,要为南汉宸立碑。”



1947年,为了迎合各解放区统一财经工作的需求,中央成立了华北财经办事处,南汉宸任副主任,并着手筹建全国统一的国家银行。次年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宣告成立,南汉宸成为第一任行长。

在之后6年时间里,南汉宸将各解放区的银行统一,还建立了各专业银行,构成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同时接管了国民党和民族资本家设立的银行。到1952年,金融系统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成改造任务的行业。

但也正是在这一年,南汉宸累倒在岗位上,健康状况濒临危险的临界线,不得不住进医院休养。后来由于需要长期在家养病,南汉宸在1954年辞去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职务。

尽管离开了工作岗位,南汉宸却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中,继续为对外贸易的相关工作尽心尽力。



1967年,南汉宸因心脏病发猝然离世,终年72岁。12年后,中央在政协礼堂为他举行追悼会,邓小平在追悼会上致悼词,对他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