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直新闻消息,德国联盟党总理候选人弗里德里希·默茨在6日下午举行的德国联邦议院第二轮投票中当选总理。默茨主张在移民问题上采取更强硬立场。在经济方面,他承诺重振德国经济,推动德国经济年均增长2%以上;在外交政策上,他主张摆脱欧洲对美国的依赖,重建德国的国际地位,让德国成为“一个我们可以再次为之骄傲的德国”。联盟党由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基社盟)组成。联盟党同社民党5日在首都柏林正式签署联合执政协议。
弗里德里希·默茨(资料图)
默茨曾供职于律师事务所,曾任致力于德美合作的“大西洋之桥”协会主席。因与商界关系密切,默茨被视为基民盟党内的“亲商派”。5月5日,联盟党同社民党在首都柏林正式签署联合执政协议。默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执政联盟将给德国民众带来积极转变。如果他成为总理,“德国将拥有一个决心通过改革和投资推动国家前进的政府”。社民党联合领导人拉尔斯·克林拜尔表示,新一届联邦政府将迅速开展工作,使德国走上增长道路,“现在我们需要一个能够采取行动的政府”。
默茨的登台不意味着德国会走默克尔的路线!尽管默茨与默克尔同属于基民盟,他们的政治理念却截然不同。默克尔倾向于温和的实用主义,秉持中间路线,而默茨则更加高傲、激进,自从他掌握基民盟以来,一直力图将党推向右派。两人的理念差异明显,基民盟的回归并不意味着默克尔路线的复兴。默茨最显著的右转体现在他对移民的强硬立场(这点与特朗普很相似),这与默克尔时代的开放移民政策形成鲜明对比。
弗里德里希·默茨(资料图)
基社盟领导人索德尔在"X"上祝贺默茨:“尽管耗时稍长,但最终这是一场胜利,也是德国的一个新开始。” 索德在X平台发布的视频中说道,他代表基社盟向梅尔茨表示衷心的祝贺,并祝愿他“为我们的人民带来好运,并得到上帝的祝福”。索德强调说:“我们必须在德国做出很多改变——现在是时候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在“X”上用德语向默茨表达了祝贺。马克龙表示:“现在我们要让法德引擎和法德意识变得比以往更加强大。”
近几年,中德关系也出现了较为曲折的变化。目前中欧之间仍然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尤其是双方在经贸领域有着强烈的合作需求,但欧洲一些国家在某些政策上越来越趋向保守。实际上,这种情况德国也同样存在。虽然对于默茨的联盟党来说,一方面他们的确想要继续发展和中国的经贸合作,来帮助德国经济克服眼前的困难,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受到欧洲和西方内部某种政治的影响,时而也会在一些所谓的政治外交问题上作出一些看上去比较强硬的表态。
弗里德里希·默茨(资料图)
而中国人最关心的,自然是默茨上台后,德国的对华政策会怎么走。默茨的对华立场也被视为最大变数。竞选期间,他多次将中国视为“安全威胁”和“系统性竞争对手”,主张联合欧盟减少对华贸易依赖,甚至提议对进口电动车加税。新内阁中,经济部长卡特琳娜·赖希与外长约翰·瓦德富尔的人选,预示经济“去风险化”或成重点。不过,学者指出,德国工业界仍依赖中国市场,政策调整料以“务实强硬”为主,而非彻底脱钩。
默茨执政后,中德关系将呈现三大趋势:1. 经贸合作深化但领域收窄:汽车、新能源领域合作规模扩大,但技术合作转向“非敏感领域”;2. 地缘博弈加剧但可控:德国或在南海、台海议题上配合欧盟“价值观外交”,但避免直接冲突;3. 第三方市场合作升温:依托中欧班列与“全球门户”计划,在非洲、拉美基建项目上形成利益捆绑。默茨执政下的中德关系,本质是“后默克尔时代”德国在全球化逆流中的战略试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