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山东发布
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民政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提振养老服务消费,助力银发经济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频道记者:
山东是全国老年人口数量第一大省,养老服务消费潜力巨大。请问省民政部门,接下来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服务老年人需求,推动银发经济发展?
张志毅:下步,省民政厅将认真落实全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精神,加快丰富养老服务供给,着力优化养老消费市场,更好满足山东老年人群体养老服务需求,让全省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聚焦满足老年人助医、助洁、助行、助急等急需的养老服务需求,支持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和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向居家老年人提供专业上门服务。聚焦提升失能失智等特殊老年人群体照护水平,支持建设认知障碍专业照护机构或开设认知障碍照护专区,不断优化养老机构床位结构,设立社区老年用品、康复辅助器具展示和配置服务(租赁)站点,加快打造一批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养老服务机构。
二、着力拓展养老服务消费场景。支持养老服务与物业、医疗、文旅、体育、教育等行业融合发展,拓展形成多形态新型消费领域。针对老年人照护服务特点,探索开展“中医+康复+养老服务”试点,积极推进“五床联动”工作机制,构建一体化健康养老服务体系。聚焦提升智慧化养老水平,鼓励各地建设智慧养老院,支持发展社区“虚拟养老院”,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养老服务。开展“孝老爱老”购物节活动,支持经营主体在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举办养老服务和老年用品主题促消费活动,通过发放消费券、优惠折扣等措施,让利广大老年消费者。
三、切实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才能让老年人生活更舒心。省民政厅把老年人权益保障作为正在开展的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联合公安机关严厉查处向老年人欺诈销售各类产品和服务的违法行为,畅通养老服务消费投诉举报渠道,着力维护好老年人消费权益,为全省老年人放心消费保驾护航。省民政厅还将探索老年用品和服务消费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纳入政府购买服务重要考虑因素,引导经营主体共同营造诚信经营、守法经营的养老消费环境。
香港大公文汇报记者:
医养健康产业是激发银发经济的重要引擎。请问卫生健康部门,山东的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情况如何?未来还将有哪些创新举措促进产业发展?
梁开诚:医养健康产业是推进健康山东建设、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一个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万亿级大产业。截至2024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达到650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达6.5%以上;全省医养健康产业“雁阵形”集群达到15个,集聚领军企业36家,规模以上企业1380家,年营业总收入突破5300亿元;中医药、健康养老、健康美业、健康食品、中农兽药等5个细分领域28个特色产业集群,年营业总收入超过2600亿元。
在健康养老相关产业方面,一是突出健康养老细分领域特色优势,加快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跨区域深度融合,目前已培育健康养老特色产业集群4个,集聚规模以上企业307家,年营业收入达到840亿元。二是积极推动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家庭医生重要作用,在全国率先实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不低于130元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支持医疗机构开办养老服务,全省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1035家,占全国12%以上,居全国第一。三是扩大健康养老产品供给,针对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组织实施中医药新产品研发推广项目,实现科研成果落地转化,遴选推荐的20项适老化产品列入了工信部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数量居全国第三位。
下一步,省卫生健康委将发挥好医养健康产业协调推进机制牵头部门作用,高标准落实《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助力全省银发经济发展,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升级。
一是加强政策引领。计划于近期联合多部门出台《关于推进山东省健康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壮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丰富健康养老产品供给、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推动多业态创新融合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细化工作任务、加强政策集成。
二是做强产业集群。持续做大做优做强现有的健康养老特色产业集群,协调落实好配套支持政策,发挥示范引领效应。指导各市立足自身实际,依托医养健康产业领军和骨干企业,不断延伸完善产业链条,建立特色健康养老产业集群库,出台扶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三是促进业态融合发展。借力全省中医生活化活动,发挥山东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养老与中医养生结合,将中医治未病、中医养生保健、中医药特色康复等全面融入健康养老。培育康养类型的高品质旅游度假项目,开发推广一批具有山东特色、注重老年人体验的康养旅游路线。针对老年人的健身需求,推广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体育运动,发展面向老年人群的体医融合服务。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记者:
老年人群体健身意识较强,体育健身是养老消费的重要一环。请问省体育局,怎样为爱好健身的老年人提供更优服务,同时更好激发银发经济活力?
栾风岩:省体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围绕构建“大健康”工作格局,开展老年人运动健康指导服务,持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提振养老服务消费,促进银发经济发展。
一、加快构建老年运动健康管理新模式。针对老年人群体健身与健康管理需求,积极推进体卫融合试点,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开展老年人运动健康指导门诊试点工作,把“体育健康门诊”嵌入医院系统,并和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管委会联合挂牌成立“运动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医院之外”的新型俱乐部,承接健康人群、医院转出的康复人群及“亚健康”人群,为老年人提供“体卫融合”型健康服务,广泛推动建设“医院之内”的“体育健康门诊”,创建“医院之外”的新型俱乐部,逐步做到全省16市“全覆盖”;联合新加坡医学专科学院院士共同开发老年运动干预标准化课程,如防跌倒训练操等,纳入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包,推动“体育+养老+医疗”跨界合作,打造“银发健身生态圈”,促进老年人健康水平提升,同时带动相关健康服务产业发展,激发银发经济活力。
二、创新老年智能设备研发应用。联合相关科技企业,引入先进的人工智能运动处方系统,为试点医院、体育俱乐部、体育制造企业赋能,辅助医生、康复治疗师、体能师(体育运动指导师)等,为老年人提供科学、精准的运动健康指导方案;协同高校与科技企业,重点研发、生产老年人肌少症筛查、防跌倒设备,并计划在山东落地研发、生产工场,形成“筛查设备研发—设备生产—运动干预服务”的产业链,以设备研发带动服务消费,以数据闭环反哺产品迭代,实现“科技—产业—消费”良性循环,拉动老年消费市场。
三、加大力度优化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省体育局将持续加强“适老化”健身设施建设,引导、支持各地在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等配备适合老年人的健身器材;发挥好遍布城乡的26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开展“全民健身助老服务进社区”主题活动;以54项省级赛事活动为引领,进一步擦亮“百万老年人打太极拳”品牌,广泛举办老年人体育健身赛事活动,持续打造消费平台,创新消费场景,促进老年人体育消费全链条延伸、多业态扩展,不断优化健身服务,促进健康消费,助力银发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助推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