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5年第二十七期(总第900期)


各位家长,下午好。今天的雨下得挺大。杜甫说:“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各位家长,都是旧雨,都是能在下雨天还赶来的老朋友。

不过,老朋友归老朋友,但“一模”之后,还有四十多天就中考,大家肯定各怀心事,不愿意听老师长篇大论,啰里啰嗦,所以我就简短截说,讲三个问题,争取五分钟内讲完。

一、现在很好,未来更好

一模考试,我们班的平均分数位列年级20个班的第七名,摆脱了从初一以来一直垫底的状态。这个成绩的取得,完全在我的预期之中,是我三年来一直坚持“减法教育”“三不”教学原则(不拖堂,不加课,不布置硬性作业)的结下的果实,有极高的投入产出比。不出意外,学生中考成绩会更好。

但中考不是我作为语文老师关注的最终目标,我对学生的影响会在未来三年的高考,乃至未来三十年的人生中不断发酵,恰如陈年老酒,时间越久,越耐人回味。

二、明确方向,查漏补缺

未来的几十天,是中考复习的收官阶段,“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不能再无边际地扩展,绝对不要盲目地刷题,刷不过来,也没有任何必要。要紧紧围绕着历年中考真题做好复习,抓住典型,明确规律,关注变化,认清本质。在整体做到这一点的基础上,每个个体,也要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在自己的短板上下一些功夫。

这些话说给家长听,并不是说要给家长布置任务,恰恰相反,这些都是老师和学生的事。家长只要关心自己孩子是不是吃得好,睡得香就好,自己不要焦虑,更不要给孩子制造焦虑。

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学生初中入学伊始,我就强调语文学习不能急功近利,要多读思多写,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语文能力。虽然三年来,我尽力往这个方向引导,但受限于大环境,还远远没有达成我的预期。

国家近些年连续出台了若干份关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文件。这些文件的精神,要落实在《课程标准》中,体现在教材上,最终会传导到考试层面。所以,未来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古诗文的考查力度都会大幅度加强,强烈建议同学从根子上解决古诗文学习的问题。踏踏实实多读,多背,养成良好语感。未来学生毕业了,每周还可以在线收听学习我讲《古文观止》以及其他文言经典的公益课。

除了古诗文,也不能放弃现代文的阅读学习。AI时代,很多职业都可能被替代,唯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能被替代。未来如果不读书,没有自己的思想,那不要说做高级牛马,连做牛马都不可得。

最后,我用改写的两句诗作结:“三年风雨行路难,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话说完了,谢谢大家!

我的视频号,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古文观止》的公益课已经讲到第三十八讲,每一讲都有直播回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了公众号、视频号,来听一听。

欢迎关注我的新书《用减法教语文》,书中有很多能够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鲜活课例。具体内容可以点击下面的文章链接:


之前还写过另外一本书:《减法教育》,具体可以参见下面的文章链接: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