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围绕徐某某诈骗案出庭支持公诉,开展了一场“实战观摩+多维评议+靶向提升”的听庭评议活动,通过“庭前规范指导+庭审实战观摩+庭后评议总结”全链条机制,深入贯彻最高检“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工作要求,推动公诉能力再提升。

  本次活动以强化内部评议机制为切入点,聚焦刑事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成立由刑事检察部门检察官及检察官助理组成的评议小组,围绕出庭行为规范、证据审查质效、法律适用精准性、庭审应变能力等核心指标,对公诉人履职情况进行系统性考评。为夯实公诉队伍规范化建设基础,活动采取“资深检察官示范引领+青年干警跟庭学习”模式,借助内部交叉评查、业务骨干“一对一”指导等方式,促进“以评促学、以学促干”的良性互动。

  庭审过程中,公诉人围绕案件事实认定、证据体系构建、法律争议焦点,依法开展讯问、举证、质证及法庭辩论。面对辩护人提出的自首、免予刑事处罚等辩护观点,公诉人结合法理、情理、事理逐项回应,充分体现“以证据为核心、以法律为准绳”的办案原则,切实做到“指控犯罪有力、法律监督有据、释法说理有度”,展现出扎实的业务素养和出色的庭审应变能力。

  庭审结束后,五华区检察院立即召开专题评议会,严格对照《刑事出庭支持公诉评议标准》,分层次推进总结提升。出庭公诉人围绕文书制作规范性、庭审节奏把控、法律政策运用等环节开展自我剖析,深入查摆不足;评议小组成员结合庭审实况,从证据出示逻辑性、答辩策略针对性、释法说理穿透力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吴云峰指出,要始终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价值追求,深化落实“三个善于”工作要求,把“如我在诉”理念融入出庭履职全过程,持续强化“事实证据审查、法律政策适用、出庭预案制定、庭审效果把控”四项核心能力,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此次听庭评议活动在五华区检察院反响热烈,经验丰富的公诉人指出问题,新入额检察官积极求教,形成了良好的业务交流氛围。

  记者 张競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