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引流宠客不能光“卷”文旅局长

文旅热潮下,大小城市花样“宠客”。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湖北宣恩县文旅局长将未预订酒店的游客请到家中入住一事引发广泛关注。

“说走就走”的旅行,到了地方才发现酒店民宿已客满——面对外地游客的求助电话,宣恩县文旅局长、文旅系统职工及热心市民主动提供家中房间给游客暂住。这展示了当地的应急处置能力和人情味儿。不过,“住到局长家”终究只是个案,并不宜复制。众所周知,每到假期,地方文旅接待能力多有不足,特殊情况下的特事特办,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回顾这些年网红城市的比拼,文旅局长们的压力肉眼可见。越来越多文旅局长走到镜头前,或变身古装侠客,或大方展示才艺,或突然花田尬舞,或热情“喊话”带货……这些视频有的令人眼前一亮,有的则与当地文旅并无多大关系,画风也颇为尴尬。除了拍片子,文旅局长们还要车站迎宾、带团导游乃至后厨洗碗,可谓越来越忙。五花八门的“营业”方式,折射出各地对于所谓泼天流量的重视与争取,也显示着文旅转型升级过程中各地的急切与焦虑。

文旅产业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配套设施的建设、服务资源的调配,有赖于上上下下的合作协同,绝非文旅局长能够“一肩承担”。发展文旅,争抢流量,不能光“卷”文旅局长。尤其小城、县域,承载与接待能力有限,若按假日“人流峰值”来配备资源,既是浪费,也不现实。面对当下供给总量难以突破的情况,需要在存量上精细谋划。比如,提升治理精度。面对客流高峰,九寨沟遵照“预约、错峰、限量”原则,各景点人流智慧调试,400辆观光车几分钟一趟……在可能的痛点、堵点提前施策,收获了“流量与体验”的双赢。再如,建立联动机制。同样是面对假期客流骤增、住宿资源紧张的问题,一些小城小县与周边区域联动求解,在更大空间回应游客需求,这种“由点成线,线织成网”的思路,提供了更可复制的经验。

流量潮起潮落,一座座接续爆红的城市,纵有“无心插柳”,更多是“有心栽花”。随着交通和信息技术提升,大小城市都迎来“出圈”机会。可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推介创意或宠客方式,理当贴合于当地文旅的主题,理当不违基本的规则与人情,理当有助于当地发展实绩。简言之,既不恶俗,也不尴尬,更不虚空。说到底,各地比拼的不只是好山好水、古街古建,而是一种包含品质服务、品牌形象在内的综合体验。除了“卷”文旅局长,更需要各地方整体谋划、各部门各司其职,把功夫下在平时。(杜梨)

来源:北京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