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瞬间秒空,孙燕姿演唱会刷爆北京人朋友圈,演唱会经济实在是太火爆了!

8日晚间,孙燕姿《就在日落以后》巡回演唱会北京站两场门票开售,上万张门票瞬间就被抢光,想看人数达超过120万人。有抢不到票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几乎一眨眼就没了,实在是太快了”。目前在摩天轮,一张680元票面的孙燕姿演唱会外场门票被炒至3833元/张,1680元票面被炒至超过7000元/张。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有消费者提到“内场票卖到了上万块”,甚至有抢不到票的网友找“黄牛”买票被骗千余元。


此前,4月26日、28日孙燕姿《就在日落以后》巡回演唱会在上海上演,根据大麦网数据平台显示,在开票前以125万人刷新女歌手在内地演唱会的单站“想看”纪录。两场8万张门票开票即告罄后,社交媒体上“求加场”呼声不断,热度持续攀升。

五一假期演唱会经济席卷大江南北

而这还只是目前火爆的演唱会经济中缩影而已,五一前后演唱会经济席卷大江南北。

4月26日至27日,刀郎“山歌响起的地方”巡回演唱会深圳站圆满落幕。从去年刀郎的线上免费演唱会吸引5000万观众,到线下巡演带动城市消费热潮,刀郎的演出已成为拉动地方经济“行走的GDP”。

刀郎演唱会的商业价值首先体现在直接收入上。以济南站为例,两场演出吸引数万名观众,带动酒店订单增长67%、景区门票增长75%。深圳站虽未公布具体数据,但参考此前南昌、武汉两站创造的25亿元经济价值,其拉动效应可见一斑。演唱会经济的这一乘数效应使得各地争相竞逐演出资源。

根据大麦网数据,今年五一假期,北上广深及其他主流二线城市,5天要开63场演唱会。其中,有多位明星连续开唱,王力宏在杭州5月1日到3日连唱三天,张杰在北京从5月2日到4日也连唱三天……据不完全统计,五一期间全国各地还有超过30场音乐节落地,从北京、上海、成都到银川、宝鸡、衢州等城市,都有不同规模、不同风格的音乐节。

城市的友好政策,促进了更多精品化演出的落地,粉丝们抢着买演唱会门票背后,演唱会拉动当地文旅经济蓬勃发展。有媒体报道,以周杰伦演唱会海口站为例,短短4天就吸引了15.46万人次,拉动旅游收入近10个亿。

目前,在5月16日—18日即将举行的孙燕姿2025世界巡演深圳站,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深圳龙岗地区酒店预订热度月环比一度激增324.3%,场馆3公里内的经济型酒店已一房难求。

1元音乐节门票可带动举办城市7—8元综合消费

流量热潮背后,年轻群体的消费逻辑悄然生变。

同程研究院研究员徐茉茉表示,95后已占据演唱会人群的65%,其独特的“仪式感消费链”正在重塑市场规则,他们从身着应援色服装乘坐主题专车到抢购应援色鲜花、打卡合作酒店网红墙,单次观演可触发4-5次社交传播。这种将演唱会视作生活方式入口的消费特征,催生了平台经济新范式。

据业内估算,1元的音乐节门票大约可带动举办城市7—8元的综合消费,包括酒店餐饮购物等。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简报》显示,当年全国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2700场,票房收入296.36亿元,观众数3651.82万人次。以厦门来说,该市2024年举办的60场大型演唱会,观演人数91.3万人次,票房收入8.57亿元,其中外地观众占比87%,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达100亿元。

各地文旅局力推演唱会经济

近年来,全国各地文旅局均在力推演唱会经济。

2023年10月12日至15日,周杰伦在上海连唱4天,有网友戏称“场内8万人,场外10万+”。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周杰伦开唱4天,现场观众共18.5万人次,总票房超2亿元。上海市文旅局与复旦大学消费中心预先布局大数据测算,结果显示,4天中仅徐家汇商圈的最大客流即达167.92万人,热度堪比国庆假期。

同样在2023年,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官方消息称,周杰伦巡回演唱会助力天津文旅发展,现场观众18.5万人次,累计综合消费带动超30亿元。

2025年,为期3天的周杰伦2025“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三亚站落幕,为三亚社会经济发展第一季度“开门红”注入强劲动力。相关数据显示,本次演唱会场内观演总人数约12.74万人次,岛外观众占比82%;场外参与粉丝人数约3.4万人次。场内外超15万人次共同奔赴这场青春之约,带动综合消费超11亿元。

2024年5月30日至6月2日,周杰伦“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长沙站在长沙贺龙体育场举行。据北京零点市场调查有限公司统计,四天演唱会共吸引了近14.9万人次市民游客入场。演唱会期间,观众平均在长停留2.53天,人均花费3481.42元(不包含演唱会门票消费),是“五一”假期游客人均花费的2.97倍。经初步测算,演唱会观众直接带动长沙市文旅消费5.18亿元,“演唱会经济”的杠杆效应和溢出效应凸显。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大江大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