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凌霄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斯人已逝,余香悠远。5月9日上午,第十一届马识途文学奖颁奖典礼暨捐赠仪式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举行。现场颁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十五名。获奖题材包括小说、诗歌、散文以及文学评论。与此同时,作为马识途家属代表,四川文化产业学院副教授刘晓远代表马识途向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313084元,用于“马识途文学奖”。
第十一届马识途文学奖颁奖现场大合影
2024年3月28日,著名作家马识途在成都逝世,享年110岁。“我不是诗人,不善于用烈火般的语言,去燃烧人们的灵魂;我不是诗人,不善于用华丽的辞藻,去装饰人们的青春……”当马老创作的诗歌被青春飞扬的学生们深情诵读,回响在活动现场时,仿佛马老并未离开。
累计捐赠超400万元 助推一批学子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2014年,马识途举办百岁书法义展,将售卖所得共计231万元全数捐赠给四川大学设立“马识途文学奖”,用于资助和奖励热爱文学但家境贫寒的大学生。2014年6月28日,首届“马识途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川大隆重举行。当时已是百岁高龄的马识途亲临现场。之后,马识途又多次将其书法作品义卖所得进行追加捐赠。截至目前,马识途及家属已向该项目累计捐赠超400万元。
已成功举办十一届的“马识途文学奖”,点亮了无数学子的创作心火,一批获奖同学从此走向文学创作之路,成为青年作家中的佼佼者,目前该奖项已逐渐成为全国高校和四川文学界极具公信力与影响力的文学奖项。
第十一届马识途文学奖颁奖现场
作为马老的外孙,刘晓远在台上致辞说,“我爷爷一直认为他只是‘马识途文学奖’的倡议者,这个奖能够在川大生根落地开花结果,且一届又一届地办下去,少不了社会贤达和专家学者们的大力支持。”随后,刘晓远向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捐赠马识途先生学术遗存《老马识途》。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罗鹭表示,“我们将专门设立马识途学术遗产库,妥善保存研究这些珍贵资料,让马老的文学思想与学术精神可以永续传承。”
据刘晓远透露, 2023年底,马老听说要给他再办一次书法展时曾说,“看来是我最后一次为川大学子做点好事了。” 这次捐出的30余万,正是去年办书展的收入,家属捐出此款,是完成马老遗愿。
马识途家属代表刘晓远(右)代表马老向川大捐赠
获奖学子:是马老的寄语为我点亮了航标
1941年,马识途曾在四川大学外文系短期就读。作为川大校友,他对川大年轻学子有自己的殷切希望。他曾说:“我希望川大能出更多有世界影响力的学者、著作、发明,也希望川大能够涌现更多出色的新闻家、文学家。这是我作为一个川大的校友,对大家的一种希望。”现场播放了马老生前出镜录制的一段视频。他鼓励学子们好好读书,努力学真本事,“不要浮夸,要学到真实的本事,确实要费很大的力气。我对你们来说,没有教你们什么东西,只是把你们引入了一个路子,一切要靠你们自己努力。”
四川大学博士生许淳彦凭借《日常与诗的应许之地(组诗)》获得第十一届“马识途文学奖”一等奖。在台上分享获奖感言时,他拿出了一张八年前的奖状。那一年,大一的他获得了第四届“马识途文学奖”三等奖。他说,“这是一份特殊的信物,它承载着我最初的文学梦想,是我文学之舟的第一次扬帆。从青涩的新手,到获得中国现代文学馆青春之歌奖学金,入选《星星诗刊》夏令营和《十月》丁香诗会,成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这一路是马老的寄语为我点亮了航标。”
(本文照片均由刘凌霄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