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某个角落:
45岁的李强每周三次清晨六点出门,赶在透析治疗前完成兼职配送的订单;
33岁的王芳用透析后颤抖的双手制作手工饰品,在直播间里笑着介绍“这是透析室诞生的艺术品”;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
在中国,尿毒症透析肾友超过100万,每周10-12个小时的透析治疗像一条隐形的锁链,将肾友困在生存与尊严的夹缝中,不仅要对抗病魔,更要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我需要工作活下去,但社会告诉我,你不再被需要。”
一、透析肾友的职业困境
1.“工作时间”与“透析时间”的赛跑
每周三次、每次4-5小时的透析治疗,需长期协调工作与治疗时间,但没有老板愿意招收这么“麻烦”的员工。一位患者自嘲:“我们的时间被医院切割成碎片,连送外卖都抢不到午高峰的单子。”
2.隐形的职场歧视链
某互联网公司HR坦言:“我们担心他们的医疗支出,更怕突发状况影响项目进度。”而体力劳动行业则直接拒绝:“透析肾友怎么搬得动货?”
3.政策保护下的现实落差
尽管《残疾人就业条例》将终末期肾病纳入保障范围,但许多企业仍不愿雇佣。
二、适合透析
肾友的六大职业方向
1.线上内容创作者:把透析室变成工作室
短视频剪辑、科普漫画绘制、情感电台主播等均可通过手机或电脑完成。一位患者通过记录透析生活成为健康领域博主,月收入超普通白领:“我用透析管当拍摄道具,反而成了个人IP标志。”
优势:时间自由,创作素材源于自身经历易引发共鸣。
2.居家客服/数据标注员:一台电脑养活自己
电商平台居家客服、语音转录、图片标注等工作无需坐班,企业多采用计件薪酬制。透析肾友分享:“每天工作4小时,月入3000元足够覆盖基础药费。”
贴士:优先选择提供培训的正规平台,避免网络兼职诈骗。
3.手工艺制作:时间自由
如编织、手工饰品制作等可以在家中随时完成。
升级路径:与公益组织合作开发“透析主题文创”,开辟差异化市场。
4.社区便民服务者:关注身边的硬性需求
代取快递、宠物临时照看、小区菜摊代运营等低强度服务,既能利用碎片化时间,又能建立邻里支持网络。
一位肾友通过帮邻居接送孩子获得稳定收入:“家长信任我,因为知道我每天都在固定时间透析,反而更可靠。”
5.司机、代驾、外卖员:别怕辛苦
小到一台电瓶车,大到一台汽车,时间灵活、可控的司机、代驾、外卖员基本无门槛,别怕辛苦都能做。
6.政策红利型岗位:利用政策“保护伞”
各地残联提供的公益岗位(如图书管理员、社区协管员)优先向透析肾友开放;
部分企业为享受税收优惠雇佣慢性病患者,可主动联系当地人社局获取资源;
尝试申请“灵活就业社保补贴”,部分地区对自主创业透析肾友提供金额不等的启动资金支持。
三、透析肾友
如何提高就业选择?
1. 选择晚班透析
不少医院及民营透析中心提供晚班透析,基本不占据白天时间,相对可控,可提高就业选择。
2. 严格自我管理
充分透析,改善贫血、营养不良,控制血压,管好身体、体力充足是就业的基础。
3. 不断尝试、别气馁
年轻肾友多学习新事物、新技能,扩大就业选择;同时多尝试,遇到挫折别气馁。
中老年肾友放平心态,若不能工作养家糊口,全职照顾家里,也会价值感满满。
屏幕前的您在从事什么工作呢,可以分享给肾友们~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具有会员资质的图片网站或AI生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凡署名原创的文章、图片、视频、音频版权属本公众号平台及作者本人所有。获取授权后可转发分享,其它平台如需引用版权内容,请在醒目位置处注明来源。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平台旨在帮助肾友和大众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所刊载的全部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院诊疗。刊载信息仅供参考,个体有差异,如有不适请尽快前往线下就医,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