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清晨,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军事对峙再度升级,这也是继5月7日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动导弹袭击、巴方击落5架印度战机后,印度军队在30小时内第二次所发起的攻击。
行动中印度使用以色列制造的自杀式无人机对巴基斯坦东部重镇拉合尔及周边地区实施突袭,此次行动引发多起爆炸,印度更是宣称“精准摧毁”巴基斯坦部署的“猎鹰80”防空系统,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30小时后的新一轮攻势
2025年5月8日凌晨,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尔陷入一场无声的战争,印度军方出动百余架无人机对这座拥有1100万人口的“巴基斯坦心脏”发动突袭,爆炸声在凌晨的寂静中撕开裂缝。
这场袭击不仅是对前一天巴基斯坦空军击落5架印度战机的报复,更标志着南亚地区军事对抗进入“非对称战争”的新阶段。
在5月7日的空战中,印度就以突袭率先对巴基斯坦采取了袭击行动,但是巴基斯坦在歼-10C战机搭配霹雳-15导弹与红旗-9防空系统的帮助下,以体系化作战击落印度3架“阵风”、1架苏-30与1架米格-29。
这一胜利也直接暴露了印度“万国牌”装备的致命缺陷,俄式苏-30、欧式“阵风”与美式系统杂糅,缺乏统一指挥,为此为规避高价值战机损失,在5月8日,印度转而启用无人机蜂群战术,试图以数量压制巴方防空。
印度此次行动主要依赖以色列制造的“哈洛普”自杀式无人机,这款武器以低成本与反辐射能力著称,专攻地面防空雷达与军事设施。
据巴基斯坦三军公共关系局(ISPR)消息,印军无人机群覆盖拉合尔、旁遮普邦古吉兰瓦拉等地,试图通过广域打击制造恐慌。
然而在此次行动中,巴基斯坦防空系统亦展现出了极高的韧性,枪支、高射炮与肩扛导弹协同拦截,最终击落25架来袭无人机,其中12架为“哈洛普”型号。
尽管击落数量可观,廉价无人机的消耗战术仍对巴方造成实质损伤,信德省戈特基市坠毁的无人机所引发的局部爆炸,直接导致了多位平民的伤亡,以及拉合尔一处军事基地与卡车被毁。
中国产防空系统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此次印度的突然袭击,巴基斯坦所采用的防空系统,正是由中国制造的红旗-9/P远程防空系统。
搭配LY-80中程防空导弹和ZDK-03预警机构建多层防御体系,覆盖半径达125公里,可拦截巡航导弹、战斗机及弹道导弹等多类目标。
5月8日袭击中,巴方通过红旗-9/P系统与预警机联动,成功拦截印度28架“哈洛普”自杀式无人机(单价70万美元),仅1架坠毁造成平民伤亡。
同时在印度此次袭击采用“蜂群战术”中,印度虽声称摧毁了“猎鹰80”的核心控制单元,但现场视频显示,被击毁的仅为一辆配备6枚备弹的发射车。
8日晚,巴基斯坦无人机与巡飞弹直指印度查谟基地,该据点距前线仅14公里,爆炸画面显示可能命中油库或弹药库。
此外巴方引入中国的“翼龙-2”与“彩虹-4”无人机及反无人机系统的可能性增大,这两款装备与中国防空体系无缝协同,或为巴基斯坦提供战略反制能力。
而作为红旗-16A外贸版,“猎鹰80”虽技术架构源自10年前,但其分布式节点设计仍具备一定抗打击能力,雷达与发射车分离部署,单点损失难以瘫痪整个系统,巴基斯坦军方击落无人机的反击,亦印证了系统的韧性。
印度宣称的“战果”折射出双方武器体系的代际差距,巴基斯坦防空网络已形成以红旗-9BE(射程260公里)为中坚、红旗-16FE(射程160公里)覆盖中层、ZDK-03预警机统筹空情的立体架构。
相较之下,印度依赖的俄制S-400因未采购高端拦截弹,实际射程仅200公里;以色列“巴拉卡-8”则因系统孤立,难与S-400协同作战。
更致命的是,印度阿卡什导弹30%的试射失败率,与巴基斯坦老旧F-16雷达却能预警超音速布拉莫斯的矛盾,暴露其武器整合的深层缺陷。
人道主义的缺失
同时现在随着印巴冲突的愈演愈烈,印度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现,某种程度上的也是在印证出了印度在国际人道主义方面的缺失。
从印度蓄意断供民生水源,单方面暂停《印度河用水条约》,切断巴控区80%水源供应,直接导致35%农田绝收、62人因饥荒死亡,旁遮普省120万吨小麦被洪水冲毁。
再到之后的印度拒绝共享上游水文信息,致使巴基斯坦雨季防洪体系失效,2025年4月杰赫勒姆河泄洪事件中,巴方50个村庄遭洪水突袭,被迫启动核威慑预案应对生存威胁。
以及印军空袭炸毁巴基斯坦境内水电站大坝,摧毁民生基建的导致克什米尔地区停电及灌溉系统瘫痪,并使得2.3万平民流离失所。
甚至是在发动空袭时,故意选择民航航班密集时段,导致巴基斯坦紧急关闭全国空域48小时,数万旅客滞留,严重威胁民众民生安全。
现在的印度更是频繁使用军事打击民用目标的,不仅多次袭击巴基斯坦居民区的,使用无人机对平民进行滥杀的现状,都是在表明着印度在人道主义方面的极度缺失。
印度对拉合尔的人口密集区发动袭击,引发国际社会对平民伤亡的强烈谴责,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在紧急会议上强硬表态:“仁慈无法遏制侵略”,暗示未来将采取对等反击。
结语
印巴冲突再次暴露南亚安全结构的脆弱性,而印度无人机战术虽具灵活性,但无法根本动摇巴基斯坦防御体系。
中国产装备的实战表现引发关注,但冲突本质仍是两国长期对峙的缩影,未来的双方或维持“打谈交替”模式,但平民伤亡与地区动荡代价沉重,国际社会需推动实质对话以化解危机。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