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文化部领导班子调整,原部长茅盾不再担任。谁来担任部长,上级只好先让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兼任,并打算从军队调几个人来。



文化部虽然管理文艺工作,文人担任看似“对口”,实际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很多,如方针、政策等,把握不好就会出现问题。上级曾经对他说:文化部工作这些年来一直没搞好,责任不在你,知道你一开始就不愿当这个部长,提到过辞职,因为没有合适的人接替,如今让你卸下这副担子。

谁来担任新部长,只能由陆定一兼任。此时的陆定一不仅仅中宣部部长,这一年被选为书记处书记,副总理。如今再兼任部长,身兼数职。

此时,上级打从部队选几位干部到文化部工作。从部队挑选干部到文化部有一个背景。

1964年,上级提出“全国学习解放军”,国家部委机关设立政治部,不少军队干部转入地方,加强地方政治工作领导。

在这样的号召下,陆定一推荐南京军区政委萧望东到文化部工作。



说到南京军区,1963年政委设置7位,分别是柯庆施、唐亮、江渭清、萧望东、江华、李葆华、杜平。其中,柯庆施、江渭清、江华、李葆华是挂职,他们都是各省市一把手。专职军队工作只有三人。唐亮此时的身体不好,已经不能主持日常工作,1964年离休。在离休前,很多工作由萧望东处理,杜平兼任政治部主任,职责在政治部。

在陆定一的建议下,萧望东调去文化部担任副部长,军区正职工作交给杜平负责。

萧望东在战争年代长期从事具体政治实现工作,长期担任政治部主任,对如何加强和执行是很有经验的。上级也说到,完全由当兵的人来管文化工作怕也不行,从其他地方调人过来,让加强文化部多元化领导。

1965年,萧望东离开部队,到文化部任职;又调武汉军区政治部主任颜金生担任文化部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也从上海调来石西民担任副部长。石西民是文化人出身,担任过上海宣传部部长、市委书记,长期负责文化领域工作,这一方面有经验。



因为陆定一兼职很多,工作很忙,负责抓教育、文化、卫生等。文化部的很多工作由萧望东具体负责,1966年,萧望东代理部长。也在这一年受到冲击而中断工作。

1975年,萧望东才恢复工作,重返部队担任济南军区政委,到1982年退居二线。

对于萧望东中途受到冲击,陆定一晚年再见他时也表达歉意,如果没有他的推荐,萧望东也不会来文化部,导致多年没有工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