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广东青旅组织接待135名清华附中文昌学校的高中学生,开启为期三天的大湾区研学之行。

研学课程以“科技+红色”双主线



据主办方介绍,该活动以“穗深研学路·少年创见时”为主题,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体验与红色文化教育,通过“跨城联动、学科融合”的研学产品设计,串联广州、深圳双城特色研学点,实现学科知识与实践体验的深度结合。来自海南的学生们依次打卡双城的科技创新地标。在全球无人机领军企业大疆的研发基地南沙科技园探索科技奥秘;在华大基因实验室里,基因测序模拟课程让生命科学从课本走向指尖;深入触摸大湾区历史脉搏,走进广东省博物馆感受岭南文化底蕴;参观“大潮起珠江” 展览,感悟时代浪潮;沉浸式体验,与历史对话,共同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追忆先辈的革命故事;在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探寻中医文化。

业界分析,135名海南学子的“穿粤之旅”,是一次跨区域的成长实践,这场跨越琼州海峡的研学实践,不仅让海南学子在3天行程中完成从岭南文化溯源到湾区科技探秘的认知跃升,更以旅行社为纽带,展现了大湾区文旅资源的强大整合能力。

广东研学启动“一程多站”模式



历年来,研学游的规范和发展备受主管部门的重视。“研学游”发端于2013年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游的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2017年《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正式实施;2024年11月,文旅部发布《关于促进旅行社研学旅游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同月,文旅部办公厅再关注研学游,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

近年来,广东业界对研学业态的探索不断深入。作为广州地区旅行社行业协会研学游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单位的广东青旅积极开拓研学市场,以创新课程激发粤港澳大湾区文旅“热”能,让大湾区的文旅资源不再是单点游览,而是形成相互赋能的“知识网络”。

在该次研学活动中,广东青旅以 “一程多站” 模式联动广州 “老城市新活力” 文化地标、深圳 “创新高地” 诸多科创场景与红色文化矩阵,将广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圳科技创新动能与红色教育资源融合,打造 “科技课堂+历史现场+文化体验” 的立体研学场景,让参与的135名海南学子既游且学,学而有益。

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