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斐,字非文,无迹堂主人,上贤居士,1975年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独立艺术家,现居北京,章楷创始人,百寺文化发起人,上海墨白文化官。孙斐先生自幼得乃翁教诲,后师承张德林先生,筑基国学,涵养诗文,遍临名迹,精研古法,一直走在以正统为主的书学道路。其书风纯正地囊括了二王一脉的手札墨痕,及颜真卿,黄庭坚,八大山人等诸家范本形迹。后基于敦煌遗书,佛遗教经,急就章之法度,形成自己的书法面貌。

在楷书与章草之间

——浅析孙斐的书法艺术

文/贾廷峰

中国书法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承载着悠久的文化传承,是中华艺术的源泉。在传承中如何注入新的生命力,融入当下并迈向未来,孙斐做出了他的独特探索。

书法大致可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五大类。隶书的字形宽扁,横画舒展悠长,竖画则短促有力,呈现出沉稳而不失灵动的美感。在书写技巧上,隶书常以“一波三折”的运笔方式,充满节奏感和韵律美,展现出庄重典雅的气质。

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来,其特点是简洁明晰,笔画平直方正,结构严谨有序,书写规矩森严,整体字形端庄稳重,蕴含着法度之美。

而草书是书法艺术的极致表达,分为章草与今草。为了区别于后来的今草,人们将汉代的草书称为章草。今草又分为小草与大草(也称狂草),其中狂草最为奔放自如。草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自由发挥与情感表达,狂放恣肆的线条、强烈的节奏感、抽象而空灵的章法、丰富而充沛的情感抒发,构成了书法中的灵魂力量,体现出生命的律动与张力。

孙斐自幼随父练字,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早年他以隶书入门,同时兼习楷书,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孙斐选择了在隶书的基础上,游走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书法风格。这一选择或许与他敦厚稚拙的性情有关,他扎根传统、直面当下,不断探索书法艺术走向未来的多种可能性。

孙斐那些带有楷书意趣的草书作品,线条自然流畅、沉稳雅致,在潇洒酣畅的字里行间,始终掌控着书写的节奏。其笔画简练却富有连贯性,字形平正,运笔有力,作品中保留了隶书与楷书的笔意,呈现出一种静谧而坚定的气质。每个字独立成形,排列整齐,法度严谨,充分展现了谦逊雅致的中和之美。这些特质在他的《心经》和《金刚经》作品中均有体现。

中国书法的艺术性古老深厚,在当今时代依然充满活力,它兼具古典文化的内在秩序与现代艺术的个性创造,既古又新。如何在古老文明的基础上实现当代转化,并通过鲜明的个性艺术表达,留给了孙斐广阔的探索空间。

让我们共同期待!



心经-纸本水墨-27x17cm



心经-纸本水墨-138x69cm



心经-纸本水墨-110x36cm



心经-纸本水墨-100x25cm



心经-纸本水墨-27x17cm



心经-纸本水墨-27x17cm



心经-纸本水墨-34x120cm



心经-纸本水墨-138x69cm



心经-纸本水墨-138x69cm



《山间天际》联-纸本水墨-70x16cmx2



《青山绿水》联-纸本水墨-70x16cmx2



《茶中静品》联-纸本水墨-70x16cmx2



岁寒知松柏-纸本水墨-70x16cm





金刚经-纸本水墨-135×33cm



心经-纸本水墨-19×18cm



心经-纸本水墨-38×8.5cm



心经-纸本水墨-25×17cm



心经-纸本水墨-38×15cm



心经-纸本水墨-43×18cm



心经(折页)-纸本水墨-26×8cm×4



空山-纸本水墨-35×119cm



神定-纸本水墨-138×68cm



藏-纸本水墨-138×68c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