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又打出人命了,这次致人死亡的不是炎琥宁注射剂,是刺五加。
新京报于5月6日报道,安徽阜阳的李先生向记者反映,他的父亲于5月4日在阜阳市中医院接受输液治疗后失去意识,抢救无效死亡。
目前患者家属已要求封存病历,进行尸检。阜阳市卫健委、阜阳市中医医院同步启动事件调查,正在开展尸检,具体死亡原因等待调查。
据悉,患者从开始输液到抢救无效死亡仅约3小时,令人咋舌。
这起医疗悲剧,再度引发大家关于「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存疑」的话题讨论。
图源 豆包ai
输液到死亡,仅约3小时
据《新京报》消息,李先生的父亲今年54岁,于2025年4月29日检查出高血压。5月4日因头晕,于当日14时许前往阜阳市中医院就诊。
阜阳市中医院门诊病历显示,初步诊断为: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高血压病;3.黑朦待查。
5月4日17时58分,医生使用了刺五加注射液后,患者随即出现穿刺处疼痛,2分钟后因口周麻木,值班医生便立即停止使用刺五加注射液,并于18点02分展开急救措施,但患者血压仍持续下降,家属请求转院进一步抢救。
由李先生受访提供的抢救记录显示,19时39分,患者到达医院抢救时已深度昏迷,呼吸与心跳均无法测出。
患者查体见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心电监护及心电图呈直线,四肢刺激无反应。于5月4日20时02分死亡,原因是呼吸心跳骤停。
李先生父亲的病程记录 图源新京报 受访者供图
结合家属提供相关的病程记录看,上海冬雷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主诊专家薛战尤经《医学界》采访后指出,基本可以推断患者输注后发生了过敏性休克。
虽然2018年国家药监局曾发布“关于修订刺五加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指出其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并提醒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问题就在于,李先生受访时强调,输液前医护人员没有询问过敏史,他也主动说父亲对双黄连过敏,输液前也未进行过敏测试。
李先生提供的输液药品显示,其父亲注射的药品为200毫升氯化钠注射液和100毫升刺五加注射液。 图源新京报
但具体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是否真的是中药注射剂过敏,仍需等待进一步的尸检结果。
经查阅文献和资料显示,刺五加注射液是一款中药注射剂,主要成分是由植物刺五加干燥根茎,提取有效成分的灭菌水溶液,被认为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
而摩熵医药数据显示,刺五加注射液市场集中度非常高,竞争激烈程度较低。目前销售刺五加注射液的共有6家企业,包括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上市公司珍宝岛旗下的黑龙江羽迪药业、上市公司中关村旗下的多多药业、哈尔滨市方圣医药科技、黑龙江格润药业和黑龙江金九药业。
中药注射剂争议不断,安全性有待完善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特有的产品,与口服不同,中药很多属于植物入药,很多植物蛋白、大分子有机物如果不过滤干净,直接进入血管是非常危险的。
甚至有人直言:“中药注射液不是中药,也不是西药,而是恶药,不出事就有鬼了!”
南京江宁区政协委员、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副院长寇俊萍曾指出其临床有效性数据、安全性数据缺乏,化学成分复杂,药效物质不清楚。
因此,中药注射剂闹出人命也不是第一次了。
在2021年山东一名女童和2023年黑龙江的一名女婴,都因注射中药注射剂「炎琥宁注射剂」死亡。
米内网数据显示,这款“明星中药”炎琥宁注射剂在2023年销售额总计约12亿元,今年3月却被国家药监局增加了最严厉的黑框警告。
明确强调6岁及以下儿童禁用本品,同时指出“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包括过敏性休克,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截图自 国家药监局网站
近年来,国家药监局也已数次修订了多款中药注射剂的药品说明书。
包括生脉注射液、双黄连注射剂、炎琥宁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增加了过敏性休克风险,并对使用后的监护和抢救提出要求。
按照相关要求,这些中药注射剂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其中一些还要求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培训。
截止至2023年12月,国家药监局宣布组建已上市中药注射剂上市后研究和评价专家工作组,加快开展中药注射剂上市后研究和评价工作,解决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有效性长期缺乏证据等历史遗留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佳萌, 等. 刺五加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 2023年2月10日第16卷第4期. DOI:10.15887/j.cnki.13-1389/r.2023.04.048
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修订刺五加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2018年第62号).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3.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聚焦适应证和不良反应等,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11074406021475944980
4.界面新闻.年销超六亿的中药注射液又出致死案例
5.医学界.明星中药注射剂新增黑框警告,“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健康触点》出品-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图片来源:豆包ai、新京报、国家药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