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杨浦“人才秀带”走深走实,助力全区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5月8日下午,2025年杨浦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举行。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杨浦区委副书记、区长、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周海鹰出席。
在政、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下,共同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共同为人民城市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需要我们在政、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下,共同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共同为人民城市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上,郑庆华发布了《同济大学Al+工程科技发展方案》,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卓越的专业视角,系统阐述了DeepSeek技术的核心架构、创新突破与应用前景。菲尔兹奖获得者、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理事长、清华大学数学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院长丘成桐通过视频寄予殷切期望。
杨浦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海鹰,巴西驻沪总领馆副总领事卢山,上海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郭磊,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刘嬿等与会领导共同启动 “ESTP 东上海人才港”建设项目。这是面向全球的一站式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将打造“服务、展示、创新”融合生态,成为全球英才与杨浦双向奔赴的特色地标。
人才是推动杨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是杨浦义不容辞的责任
周海鹰表示,人才是推动杨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是杨浦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以更高站位扛起人才强区使命。自觉将人才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人才工作放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战略布局中、放在杨浦“三篇大文章”重要部署中去思考谋划,着力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努力将杨浦“人才秀带”打造成汇聚天下英才的向往之地。要以更实举措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打造全球人才“强磁场”,强化政策赋能引才,发挥“以才引才”实效,创新多元引才模式,积极构筑战略人才高地。激活人才成长“新动能”,以产教融合为纽带,搭建协同育人桥梁。以品牌矩阵为牵引,构筑创新生态雨林,持续厚植“人才秀带”内涵。营造近悦远来“生态圈”,在硬件升级上全力打造标志性工程,在软件提升上做优全周期人才服务。要以更大力度汇聚人才工作合力。完善工作格局,不断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大格局。压紧压实责任,各成员单位要对照职责任务,清单化、项目化推进工作,确保取得实效。强化支持保障,健全人才经费保障机制,凝聚起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打造杨浦“人才秀带”的强大合力。
会上,还举行了十项重大人才项目签约仪式,揭牌“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杨浦”创新人才实践基地,为东方英才计划领军、青年创业项目颁发证书,并发布《杨浦区人才发展“十五五”规划编制纲要》《区校人才发展服务联盟的实施意见》《杨浦区关于全球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优享计划”的实施细则》《海内外优秀应届毕业生“短期免租”试行方案》等政策,为第九届杨浦创业之星大赛“创业之星”奖、第九届杨浦创业之星大赛“星探奖”颁发奖杯。
会前,与会领导及嘉宾还参观了人形机器人及“创业之星”大赛优秀项目展示,实地感受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主任李骏,上海数学交叉学院常务副院长尚在久,杨浦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程绣明,区委副书记周嵘,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秦丽萍,副区长于洋,巴西驻沪总领馆创新领事石申参加。
来源: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