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伊沙克·达尔在议会通报了一个让全球军迷震惊的消息:印度空军出动75-80架战机发起突袭,巴基斯坦空军原本有能力击落其中15架,却选择"点到为止",仅用歼-10C战斗机击落5架(含3架阵风)和2架无人机。这场被命名为"朱砂行动"的空战,不仅让印度"阵风无敌"的牛皮当场吹破,更暴露出南亚次大陆军事格局的深层矛盾。
巴铁这次真是给足了印度面子。按照达尔的说法,巴空军的歼-10C战机挂载4枚霹雳-15远程导弹和2枚霹雳-10格斗弹,理论上只需起飞两架就能完成此次战果。但他们刻意留手,只在超视距外发射导弹,避免与印军近距离纠缠。这种"打你脸还不让你还手"的操作,把印度空军的颜面按在地上摩擦。更讽刺的是,被击落的3架阵风里,包括印度空军编号"BS001"的首架阵风战机——这架曾被印度媒体捧为"镇国神器"的飞机,如今成了巴基斯坦博物馆的"战利品"。
印度这次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花88亿美元买来的36架阵风,原本指望能压制巴铁的歼-10C,结果首战就被击落3架。更要命的是,巴基斯坦使用的战术直接戳中了阵风的死穴:霹雳-15导弹在ZDK-03预警机引导下,采用"发射后锁定"模式,直到最后几秒才激活雷达。这种"隐身刺客"打法,让阵风的RBE2-AA雷达根本来不及反应。要知道,阵风的雷达孔径只有530毫米,而歼-10C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孔径超过700毫米,在超视距作战中天然处于劣势。
法国这次也坐不住了。达索公司精心打造的"全能战机"神话,被巴基斯坦的霹雳-15导弹撕得粉碎。法国情报官员承认,这是阵风自1986年服役以来首次实战损失,更尴尬的是,印度海军正在采购的26架阵风-M舰载机,面临"航母升降机塞不进去"的奇葩问题。印度维克兰特号航母的升降机宽度只有10米,而阵风-M折叠机翼后仍有10.8米,这意味着要么改装航母,要么给战机装"可拆卸机翼"——这种"买椟还珠"的操作,让法国军火商的脸都绿了。
最打脸的还是印度空军的战术素养。75-80架战机倾巢而出,结果被巴铁用"钓鱼执法"战术打得满地找牙。巴空军故意示弱,诱使印度阵风携带"斯卡普"巡航导弹深入,然后用预警机引导歼-10C在160公里外发动突袭。这种"以体系破单机"的打法,把印度空军"万国牌"装备的致命缺陷暴露无遗:阵风无法与苏-30MKI共享数据,预警机信息无法实时传输,导致多机协同变成各自为战。
这场空战的影响正在发酵。巴基斯坦用实际战果证明,中式装备完全能抗衡西方顶尖战机,歼-10C的出口订单恐怕要排队了。印度则陷入两难:承认损失会动摇军心,否认又会被国际社会耻笑。更要命的是,印度海军已经骑虎难下——除了继续采购阵风-M,他们根本找不到能适配维克兰特号的舰载机。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操作,只会让印度在军事上更加依赖法国,而法国人为了保住订单,恐怕得给印度打个"骨折价"了。
说到底,现代空战拼的不是单机性能,而是体系整合能力。印度花大价钱买来了阵风,却没买到配套的作战体系,结果被巴铁用"田忌赛马"的方式轻松化解。这场空战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印度军事现代化的虚胖,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式装备的实战价值。接下来,就看莫迪政府怎么向国内民众交代了——毕竟,把"阵风神话"吹得震天响的是他们,现在被打脸的也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