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网武威供电公司员工杜志虎荣获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称号,这是国网武威供电公司在志愿服务领域取得全国性荣誉的新突破。
18年来,杜志虎始终坚守电力保供和志愿服务两条战线,用“红马甲、微信群、工具包”三大法宝构筑起一座永不熄灭的“光明驿站”,生动谱写着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动人篇章。
杜志虎用“三件宝”点亮万家灯火 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
红马甲:为民服务的“先锋旗”
红马甲成为杜志虎为民服务的鲜明标识。从褪下戎装到换上红马甲,那份赤诚始终如一,点滴善举汇聚成爱的暖流。作为转业电力职工,杜志虎秉持军人本色全程参与农网改造工作。他身着醒目红马甲、肩挎工具包奔走于乡间阡陌,累计完成17个行政村与136个社区的配农网改造,新建10千伏线路408公里、0.4千伏线路544公里,安装变压器272台,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电力动能。
从四十不惑到年逾花甲,他带领“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各村,为残障家庭添置家电,给孤寡老人置办冬衣,为退伍老兵运送粮油。累计帮扶困难群众上百人,个人捐赠物资价值达45万元。
在楷模引领下,“甘肃好人杜志虎工作室”“连心桥·光明驿站”相继成立,带动国家电网甘肃电力(八步沙)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等志愿团队加入学雷锋行列。其中民勤分队现有队员28名,实现县域服务全覆盖,惠及群众2万人次。
杜志虎先后获得武威市“第五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甘肃省“助残先进个人”、全国“最美家庭”“第八批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这件红马甲不仅是精神旗帜,更是传承纽带。越来越多“追光者”正沿着杜志虎的足迹,用星星之火汇聚成温暖人心的璀璨光芒。
微信群:永不掉线的“暖心站”
微信群构筑起杜志虎与群众的“连心桥”。他带领团队作出“用电问题24小时随叫随到”的承诺,杜师傅的微信成为名副其实的“民生热线”。
“杜师傅,我家电跳闸了!”深夜里的这条信息让杜志虎即刻披衣出门。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深夜凌晨,只要接到群众来电或信息,杜志虎团队总在第一时间回应并解决用电问题。目前他建立的“台区客户微信群”已覆盖2375户居民,年均处理用电咨询问题300余件,面对群众提问他始终耐心解答直至满意。
为提升服务质量,杜志虎专门建立“特殊用户关怀清单”,深入了解32户孤寡老人、残疾家庭的用电需求,提供上门办电、代缴电费等专属服务。每当特殊用户遇到用电困难,他总能及时援手,传递温暖与关怀。“有杜师傅在,我们放心!”已成为街坊邻居和同事们最常提及的评价。
除日常故障处置外,他定期在微信群开展安全用电知识科普,通过动漫视频讲解涉电常识,即时解答用户疑问。每年农耕时节,针对性开展季节性防外破宣传,使当地电力设施外破事件显著下降,切实保障了群众“放心电”供应。
微信群里的提示音犹如穿越沙海的驼铃,承载着对乡亲们的涓涓牵挂,见证着电力人的无声守护。
杜志虎用“三件宝”点亮万家灯火 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
工具包:守护光明的“百宝箱”
沉甸甸的工具包,装的是宝贝,扛的是担当。他从打靶场上的“神枪手”,蜕变为电力服务的“多面手”。
无论是风雪夜还是酷暑天,只要群众需要,他总会第一时间出现。2007年寒冬腊月,残疾老人李普清家中突然停电,得知消息后,杜志虎冒着零下20℃的严寒踏雪而行,艰难地走向老人的家。拿出工具包,检查线路、更换元件,仅半小时便排除故障,让雪夜重焕光明。“你这包里的家什,比灵丹妙药还管用!”老人紧攥杜志虎的手打趣道。
这只是他用工具包解民忧的寻常片段。18年间,他携工具包穿行于大街小巷,累计处理用电故障3200余次。其负责维护的871台变压器、124公里10千伏线路,连续12年未发生设备故障导致的大面积停电,群众亲切称他“光明守护神”。
杜志虎的工具包不仅装满维修器具,更常备创可贴、消毒液、止痛药等急救品。他深知乡村医疗条件有限,这些药品关键时刻能救命。每当见人受伤,他总第一时间施以援手。这份细致既见职业担当,更显赤子情怀。
行走的工具包,盛满为民初心,点亮万家灯火——灯明处,人心暖。
初心如炬,大爱无疆。从军营“优秀士兵”到沙乡“电力尖兵”,再到“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杜志虎带领团队以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温暖民心。凭“红马甲、微信群、工具包”三件宝,他在瀚海点亮的不只千家灯火,更将光明照彻人间心田。(记者:王菊虹 通讯员:何自乐)
编辑:李筱
审校:周旦
责任编辑:李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