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桷村以后也是我的家,我将尽我所能,持续为乡村振兴出智出力!”5月8日,李市镇黄桷村聘请文化村长仪式在该村会议室举行,会上聘任王逸虹教授担任“文化村长”。捧着红红的“文化村长”证书,王逸虹教授激动不已,发出文章开头的感叹。


聘请文化村长仪式

王逸虹,中央戏剧学院文学系艺术学硕士,重庆工商大学二级教授,国家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社科联学术委员,重庆作家协会原副主席,江津区决咨委文化专委会专家。代表作品电视连续剧《山城棒棒军》《邓小平在重庆》分别获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电视连续剧《共和国之梦》《重庆球迷》《奇人安世敏》等获重庆市首届优秀电视文学奖;话剧《朝天门》获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2016年度国家级重点创作项目,另有长篇小说《通远门》。


活动现场

“李市镇黄桷村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基础,每次来,看到的都不一样,一直在变化,非常好。”王逸虹表示,后面他将助力进一步提炼黄桷村的乡村人文精神,重点关注经济建设、乡村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亮点,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期待将更多文化的种子“种”在黄桷村。


授课现场



认真聆听

当天,王逸虹教授还以《坚持文化自信 赋能乡村振兴》为题,带来了一场专题党课。他以“四个自信”为切入点,通过丰富详实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语言,深刻剖析了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结合实际,为与会人员带来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现场气氛热烈。


黄桷村法治广场(资料图)黄桷村美丽一角 (资料图)儿童剪纸 (资料图)送书法下乡(资料图)

厨艺大赛( 资料图)

请来教授当“村长”是李市镇黄桷村持续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缩影,漫步乡间,处处可见文化赋能乡村建设的生动印记。近年来,黄桷村坚持“塑形”与“铸魂”并重,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振兴之路。该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21年的72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195.4万元,经营性收益突破35万元,院落治理做法和成效获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报道,先后获评重庆市一村一品(花椒)示范村、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

记者 :陈婷 通讯员:向 娇

编辑:胡苓莉 编审:胡德赛

值班副总编辑:河 流

总编辑:黄 艳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