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贵阳》推出第七十期:

给皇帝上课的贵州第一人:孙应鳌

走进贵阳,读懂贵阳。

两次考试落榜又怎样?他照样给皇帝当老师!贵州这位“六边形战士”孙应鳌用事实证明:人生剧本永远充满反转。


孙(应鳌)文恭公画像。来源:孙应鳌文化研究会

孙应鳌祖籍江苏,老祖宗在明朝洪武年间就来贵州“搞事业”了。到孙应鳌这儿,直接继承了学霸基因:9岁能写诗作文,10岁一天背千字文章,15岁跟着当知县的父亲去云南“见世面”,17岁回贵州时,被王阳明的弟子徐樾一眼相中收为徒弟。名师出高徒,18岁的孙应鳌参加贵阳乡试,直接拿下第一名。

不过,进京赶考的路没那么顺,两次落榜未能磨灭他的志气。第三次终于考上进士,还入选了庶吉士,相当于现在的文秘,就此踏入仕途。在陕西当提学副使期间,他整顿教育风气,创建正学书院,推出一套超详细的教育治学方针,堪称明朝“教育改革先锋”。

隆庆帝即位后,孙应鳌迎来事业高光。他给皇帝提的“勤学、励政、亲贤、远奸”等十条建议被全盘采纳,还大胆揭发大宦官贪污行为。可惜得罪人太多,被疯狂“泼脏水”,又不能在线辟谣自证清白,孙应鳌干脆一甩手:“惹不起,我回家教书总行了吧!”

作为王阳明再传弟子,孙应鳌回到贵州后秒变“网红老师”。当地百姓听说大才子回乡,纷纷带着孩子来求学。他先建了平旦草堂和文人喝茶交流,又创办学孔书院,在贵州专心搞教育。


孙文恭公祠。来源:孙应鳌文化研究会

隆庆帝在位仅六年就驾崩,万历皇帝朱翊钧即位。在内阁首辅张居正举荐下,孙应鳌再次出山。

朱翊钧上位后要修史,这就碰到了朱棣夺位这段敏感历史,叔侄残杀写还是不写?写进去可能触怒龙颜掉脑袋,不写又违背职业操守。大家都不敢吭声,孙应鳌却敢大胆上疏:建议承认这段历史,给建文帝朱允炆和前朝君臣名分。

这份敢触碰禁忌的胆识,堪比在舆论禁区“硬核发言”,所幸皇帝不仅没怪罪,还采纳了部分建议。

后来孙应鳌当上了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教育部部长或清华北大校长,成为贵州第一人。

有一回,国子监来了一位特殊的学生,万历皇帝朱翊钧亲自来听他讲课。孙应鳌从容不迫,借古人故事委婉劝皇帝别贪图享乐,要好好搞事业。皇帝听得直点头,又是赐座又是赏茶,第二天还送华丽官服。就这样,孙应鳌成了给皇帝讲课的贵州第一人。

正当仕途一片大好,年近五十的孙应鳌却又辞官归乡。即便朝廷以工部尚书之职相邀,他仍不为所动。回到贵州后,他将九百余首诗作整理成《学孔精舍诗钞》,成为贵州最早有诗集传世的诗人。


孙应鳌墓。来源:孙应鳌文化研究会

万历十二年冬,孙应鳌去世,享年57岁。后经贵州巡抚郭子章奏请,万历皇帝于两年后赐其谥号“文恭”,为他传奇的一生画上句点。

孙应鳌的一生,是打破常规的逆袭传奇,至今仍在诉说:真正的强者,永远能在人生的转折处,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他的故事,不仅激励着后人,也成为了贵州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光辉篇章。

文字:杨阿敏

AI数字人主播:马铮

设计/剪辑:林虎 曾玉璇

部分视频素材来源于凯里融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