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如果你问车圈“最傲的品牌”是谁?
很多人第一反应都会是:雷克萨斯。
毕竟买其他车,都是盼着优惠再入手,而买雷克萨斯,却得加价排队。
你以为花40万就能买辆体面的进口车,结果到了4S店才发现——不好意思,这里卖的不是车,是“信仰”:
想要提车?先加价2万,还得乖乖等上半年。
可偏偏有人认这份傲气,甚至觉得越高冷越值。
也正因为如此,巅峰的雷克萨斯,在华年销量一度逼近23万辆。
但最近再一看,雷克萨斯的画风却突然变了,甚至让人有点“不敢相信”:
曾经一车难求的经典车型ES,居然能优惠8万多,有些经销商的裸车价甚至跌到了20万出头;
就连主打年轻市场的NX,也彻底扛不住了:普遍降价10万左右,起售价直接拉到了21.88万。
说白了,以前最傲的那几款热门车型,现在几乎统统打折,而且下手还挺狠。
你要把5年前那批“加价抢雷克萨斯”的车主拽回来,他们估计会怀疑人生。
可话说回来了,市场还是那个市场,为啥“雷克萨斯”突然开始降价了呢?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还是觉得这只是“恶性竞争”的后遗症!
说白了,大家都在降价,你不降,车就没法卖了,雷克萨斯也没有办法。
参考奥迪 A6,之前的指导价高达45万起,如今直降16万;
奔驰 E、宝马5系也是类似的逻辑,以前动辄50万左右,现在都干到30万的样子了;
考虑到这些情况,雷克萨斯想不降价都不行。
因为人家 bba 还是一线豪华,都带头降价,带头打起价格战——
雷克萨斯就算不乐意,这点“小身板”也扛不住。
但在我看来,这并非核心原因。
毕竟,你看看理想、问界,甚至是小鹏——人家很多车型根本没怎么降价,销量却照样火爆得很。
再回过头看雷克萨斯呢?
它好歹也是个响当当的老牌豪车,曾经多少人“加价排队”也心甘情愿,如今却沦落到骨折价大甩卖的地步,这落差确实有点离谱。
说到底,这场价格滑坡的锅,不完全是市场竞争太狠。
而是雷克萨斯自己的产品力,早就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你认真回想一下,这几年雷克萨斯都干了啥?
“车型换代”慢得像蜗牛,”配置提升”聊胜于无,”技术更新"还抠抠搜搜地挤牙膏…
可偏偏定价却一直端着“豪车”的架子。
就这种状态,不降价行吗?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以前雷克萨斯不也是这样吗?
当初不降价甚至还能加价,凭什么现在突然不行了?
的确,放到10年前,甚至5年前,这些都不是问题。
但问题是,现在的时代变了。
当新能源车开始普及,过去雷克萨斯引以为傲的省油、稳定性、静谧性优势,一下子全都没了特点。
毕竟,人家电车既不烧油、也不抖动,电机运转安静得连针掉地上都能听到——
雷克萨斯再怎么优化NVH,也很难再压过新能源了。
更何况,新能源车把动力彻底做廉价了。
二十万的电车,都能轻松做到零百4秒左右。
再回头看雷克萨斯,依旧死守着老掉牙的2.0L自吸发动机。
这么一对比,就不是一般的残酷了。
说白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在同级车型早就集体换成了1.5T、2.0T甚至纯电的时代,你还玩这套。
消费者怎么可能继续买单呢?
当然,很多人可能并不认同这样的判断,甚至会拿出数据证明:
“2024年,雷克萨斯依旧是进口车里的销量冠军,全年卖了将近18万辆,妥妥的第一名。”
如果再把丰田整体销量算进去,甚至可以说连BBA都得靠边站。
这话听起来没错,数据也真实,但问题在于——你不能只看“量”,还得看“趋势”。
就像一个人从高楼跳下去,前几秒看起来还在“向前飞”,可真摔下去的时候,谁也接不住。
回顾2021年,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还卖出了22.7万辆,而且那时候加价都抢不到;
而到了2024年,虽然还有18万辆,但不仅全线降价,而且终端压得特别狠——
ES直接优惠8万,NX裸车只要21万多。
你说这是胜利?更像是最后的“惯性红利”罢了。
毕竟,这个销量撑起来的,不是产品力,而是品牌认知、情感惯性、和消费者对“日系豪华”残存的好感。
说得再直白一点:
雷克萨斯还能卖,不是因为它现在多强,而是因为它过去“积累得够厚”。
但品牌惯性这种东西,一旦开始衰减,基本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诺基亚也曾在智能手机刚普及那两年,卖得很好,可我们都知道结局。
雷克萨斯,如果还是躺在“加价光环”,和老用户的记忆里不愿转型——
那它的未来,很可能也会复制类似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