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乡村民宿,享山水画卷。当下,随着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民宿经济正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安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充分挖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乡村风貌,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产业。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和规模化发展,安顺的乡村民宿已逐渐串珠成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这不仅有效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更有力助推了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安顺各地丰富多元的特色民宿,成为了游客深度感受当地文化魅力的崭新窗口。据统计,“五一”假期期间,全市旅游民宿接待人数23277人次。

政策引领,培育民宿特色化发展

蜿蜒崎岖的公路,缓缓流动的溪水,云雾缭绕的山峰,群山环抱的民宿,漫步黔中大地,一幅悠然惬意的富“村”山居图徐徐展开。


云端石头寨民宿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我市抓住契机,将发展乡村民宿产业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点和有力抓手,精心编制了一系列规划方案。《安顺市民宿产业示范区专项规划(2023-2030)》《安顺市创建民宿产业示范区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相继印发,布局建设黄果树、龙宫、屯堡、高荡四大民宿集群,并实施产品建设、产业融合联动、公共服务配套、品牌形象塑造、人才培育等“五大工程”,致力于打造“安顺民宿”品牌,提升核心吸引力和竞争力。

在黄果树景区,匠庐·阅山以悬崖峭壁为幕,玻璃幕墙将喀斯特峡谷风光框成巨幅画卷,无边泳池倒映着坝陵河大桥的雄浑,住客在此既能俯瞰云卷云舒,又可静听流水潺潺;位于屯堡文化核心区的屯堡院子民宿,以600年历史的石头建筑为骨,木雕花窗为魂,游客身着凤阳汉装穿梭其间,仿若穿越时光隧道,感受明代屯军后裔的生活脉络;镇宁高荡村的布依族特色民宿群,将靛蓝蜡染、木质阁楼融入设计。夜晚,游客围坐篝火旁,听着布依族古歌,品尝五色糯米饭,沉浸式体验少数民族风情。


匠庐·村晓精品民宿

从山水秘境到人文古寨,在安顺,每一间民宿都深耕本地文化,以独特的设计语言与贴心服务,编织出别具一格的旅居体验网,让游客既能沉浸式感受乡村生活,又能深度体验本土文化,实现了从“路过打卡”到“深度停留”的转变。

盘活资源,闲置房变致富新民宿

闲置资源的有效盘活,是安顺乡村民宿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安顺积极探索资源活化新路径,将大量沉睡的闲置房屋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聚宝盆”。通过创新“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整合村民空置农房、废弃村集体用房等资源,引入专业设计团队与运营公司,进行特色化民宿改造。

青山环绕,溪水潺潺,推窗便是山光水色。走进龙宫镇桃子村,仿若“闯入”一幅乡间田园画。沿着蜿蜒村道前行,从村口到村尾,乡村旅馆与民宿的招牌鳞次栉比,东荷苑农家旅馆、宏杨民宿、山舍旅馆……古朴招牌与山林景致相映成趣,每一块招牌背后,都是独具匠心的特色旅居空间,等待着游客探寻。


桃子村乡村民宿一角

“这段时间已经陆陆续续接到避暑游客住宿订单,客源完全不用愁。”东荷苑农家旅馆老板金兴介绍,民宿是去年通过闲置房屋改造的,有20多个房间,节假日基本上都是满房状态。

桃子村村支书张智介绍,目前在桃子村,通过改造自家闲置民房变民宿的村民有64户,共计700多个床位。每年7至9月避暑旺季,外地游客更是蜂拥而至,民宿房间供不应求。

安顺经开区幺铺镇阿歪寨村采用“村集体+村民+社会资本”模式,将30栋老旧宅改造为80余间民宿。引入企业进行运营后,打造出“一院一品”的布依族风情院落,成为集民宿、研学、养生、文创等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地。改造后的民宿区,黄泥墙、木质窗格等传统元素与现代设施完美融合,形成“古朴外表、舒适内核”的独特体验。


阿歪寨村旧房改造的民宿

通过改造的特色民宿不仅为游客丰富了旅居体验,更让“闲置资产”焕发新生机,村民也通过经营民宿或出租闲置房屋获得收益,丰富了乡村旅游的业态。此外,乡村民宿的发展促使乡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促进了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民宿经济,激活乡村旅游新动能

破晓时分,白水镇乌拉村宛如被轻纱笼罩的世外桃源。粉墙黛瓦的屋舍沿峡谷铺展,背后青山如黛,云雾在村落上空缓缓流动。极目远眺,坝陵河大桥以雄伟之姿横跨天际,与周遭群山共同勾勒出雄浑的轮廓。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大量游客来此打卡游玩,乌拉村的民宿业应运而生。


民宿房间

这几天,乌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雷洪军很忙,家里的闲置房屋正在进行民宿改造。“改造好之后有10多个房间,预计8月能够营业。”雷洪军说。

雷洪军介绍,乌拉村有9户村民将自家的老旧、闲置房屋租赁给民宿企业,每户每年可以获得20至50万元的租金收入。同时,民宿运营也为村里提供了就业岗位,让部分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坐落于普定县白岩镇中心社区讲义寨,紧抓21℃的城市避暑游优势,大力发展旅居产业。

阿妹山庄就是该村特色民宿的代表。每年夏季,大批省外游客都会来到阿妹山庄旅居避暑,客房供不应求。除了16个自有房间外,阿妹山庄还通过租用周边村民的房子,使客房总数达到了50余个。在旅游旺季,房间常常被预订一空。在看到阿妹山庄成功后,村里10多名村民一同投身民宿产业,为该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阿妹山庄民宿

“过去,村民们主要靠种地和外出打工维持生计,收入微薄且不稳定。可如今,民宿产业的兴起,让家家户户都看到了新的希望,大家纷纷投身其中。”谈起如今的现状,阿妹山庄的老板赵俊十分自豪。


讲义寨游客在民宿乘凉享受休闲时光

在普定县秀水村、西秀区大坝村、平坝区塘约村,民宿产业也因避暑游迎来爆发式增长。夏季时,乡村民宿“一房难求”。省内外前来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民宿月均费用在2300至5000元之间。

推窗闻鸟鸣,开门见山水。如今,安顺的乡村民宿产业如同精心串联的璀璨珠链,在青山绿水间熠熠生辉,成为助力乡村旅游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李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