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部分读者心中,慕容复是金庸笔下最可笑的角色,明明开局有一手好牌,却被他打得稀烂,是典型的高开低走。
说来可悲,他自幼就被父母赋予了“复兴大燕”的重任,其实在他背负这不切实际的任务之时,他的人生就注定是悲剧了。
尽管要复兴大燕是难,但要纵横武林对于他而言却绝非难事,他确实是有这个资本的,他能够做到与萧峰齐名,就足以说明问题。
(慕容复剧照)
不过慕容复能够扬名立万似乎也并不是靠他一个人的功劳。
一、南北二绝
“南慕容,北乔峰”这个说法第一次被提出是在原著第九回中,金庸借段正淳之口说了这么一句。
“‘北乔峰,南慕容’,他伏牛派与姑苏慕容氏结上了怨家,此仇只怕难报。”
大理虽是边陲小国,但对比一些江湖势力而言,他们也算是势力庞大了,段正淳提到“南慕容”的名号仍不免忌惮三分,足见慕容复的名号有多大。
又如西夏的赫连铁树将军也说过这么一句:“常听武林中言道:‘北乔峰,南慕容’,说到中原英杰,首推两位,今日同时驾临,幸如何之?请,请!”
从这里也不难看出,南北二人齐名,是天下皆知。
(萧峰、慕容复剧照)
但只有慕容复身边的人才知道,他们之间的实力差距非常大,王语嫣就感慨过一句:“这位乔帮主武功如此了得,我表哥跟他齐名,江湖上有道是‘北乔峰,南慕容’,可是……可是我表哥的武功,怎能……怎能……”
显然,慕容复能够打响名号,绝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更有可能是因为他身边的六个帮手。
二、四大家臣
慕容复身边有高手?还真是,他那身边的四大家臣就是一等一的高手。
别看电视剧中的风波恶、包不同都被塑造成了丑角,其实原著中的他们一点儿也不弱,而且除了他们之外,慕容复身边还有邓百川、公冶乾两位。
就拿风波恶来说,杏子林一战,他虽然输给了萧峰,但对于风波恶而言,那一点也不丢人,毕竟萧峰是绝顶高手,而且萧峰赢他,靠的还是偷袭。
毕竟书中是这么写的:“风波恶却道:‘乔帮主,我武功确不如你,不过适才这一招输得不大服气,你有点出我无意,攻我无备。’乔峰道:‘不错,我确是出你不意,攻你无备。’”
从这里就不难看出,萧峰虽强,却也不敢小瞧风波恶。
而另外两位在电视剧中直接被删减的人物则更是厉害,比如那邓百川就能使出堪比杨过的“海潮之力”。
(慕容家臣剧照)
你且看这段描述:“邓百川大怒,喝道:‘好妖妇!’运力于掌,呼一掌拍出了去。那美妇眼见邓百川身子摇摇晃晃,已是着了道儿,不料他竟尚能出掌,待要斜身闪避,已自不及,但觉一股猛力排山倒海般推了过来,气息登时窒住,身不由主地向外直摔出去。喀喇喇几声响,胸口已断了几根肋骨,身子尚未着地,已晕了过去。”
甚至他还能通过声波直接攻击敌人的五脏六腑:“静夜之中,邓百川那‘宗’字余音未绝,夹着这声惨叫,令人毛骨悚然。邓百川这声断喝,乃是以更高内力震伤了对方。”
这表现不说是绝顶高手,也至少是接近一流高手的水准了。
后来段誉的一众手下觉得慕容复失去威胁,也强调了一句,他那四大家臣已离他而去,显然,读者眼中的四个累赘,其实在书中之人看来都是慕容复的得力帮手。
三、金牌辅助
除了四大家臣之外,慕容复身边还有两个隐藏高手。
当然,其中这第一位也不算藏得太深,毕竟她一个大活人就站在慕容复身边,笔者所指即是那“神仙姐姐”王语嫣。
王语嫣的实力到底如何?在多数人看来,她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
其实不然,若以连载版的设定为准,她的实力甚至是在慕容复之上的。
(王语嫣剧照)
王夫人就说过这么一句:“你表哥一个大男人,年纪比你大著十岁,成天不学好,不长进,疯疯癫癫的不知干些什么,身上的功夫连你也及不上,慕容家的脸也给他丢光了。”
说来也是,那王语嫣自幼研习琅环玉洞中的武学秘籍,她早已将天下各大门派的武功熟记于心,且不说每一招都能被她融会贯通,但也绝不至于完全不会武功。
她不出手,纯粹只是因为不想薄了慕容复的面子,所以她才在慕容复身边甘当辅助,只在慕容复与人交手的时候提示慕容复对方的出招,以达到见招拆招的效果。
可以说王语嫣的真实实力是个谜,不会太高,却也不会太低。
四、幕后帮手
最后一位则是真正意义上的隐藏高手,也就是那在旁人看来早已死去的慕容博。
相对于慕容复而言,慕容博不仅武功更高,而且更擅长以阴谋诡计操控人心。
他的武功水平就不用多说了,能与萧峰打得有来有回,江湖中确实没几个人能压制他。
(慕容博剧照)
而他当年蛊惑中原群雄去围攻契丹武士萧远山,也可以说是书中一切悲剧的导火索,后来的他虽然装死三十年,却也一直在暗中协助慕容复,比如书中有不少高手死于斗转星移之下,那些“战绩”就被武林群雄算在了慕容复头上,虽然给慕容复带来了麻烦,但从某种角度来看,同时也算是为慕容复打响了名声。
所以你说慕容复凭什么与萧峰齐名,还敢大言不惭要复兴大燕,那是因为慕容家族确实实力不俗,即便是萧峰面对这么七人围攻,也难免胆寒。
只是慕容复一步错步步错,才落得沦为疯子的结局,着实可悲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