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合村的打桩机声惊飞了荔枝树上的麻雀。全红婵家新别墅开工第三天,地基已挖到两米深。村里人端着饭碗蹲在工地外围观。
钢筋插进红土的声响,比过年放鞭炮还提神。
这房子离全爷爷老宅就五百米,串门不用踩泥巴路了。
施工队用的是直径一米的水泥桩。六米深的桩基再加两米地基,这规格比村委会办公楼还扎实。有村民嘀咕:"冠军家的房子,台风来了都吹不倒咧!
"全家果园里的直播还在继续。镜头扫过打包发货的村民,背景里能听见挖掘机的轰鸣。
全妈妈炖鱼的炊烟和工地扬尘混在一起,飘向新修的村道。争议从网上烧到村口小卖部。
城里网友嫌120平太小,老支书磕着烟袋反驳:"搁二十年前,这够住三户人家。"宅基地是巴黎奥运后村里特批的,审批材料贴过公告栏。
三层设计藏着巧思。悬挑露台正对荔枝林,将来能看见全红婵训练归家的身影。
车库防滑砖选的是防滑纹,比镇上幼儿园的还讲究。
施工队老孙头天天蹲工地。
混凝土凝固要72小时,他愣是盯满三天。村里人说这劲头,跟全红婵练"水花消失术"一个样。
变化不止在宅基地。村头新立的文化墙画着跳水动作,游客常在那比划自拍。
全爸爸直播卖的菠萝蜜,发货量比去年翻了一番。有件事谁都没明说。新别墅离老宅远,离果园近。
全妈妈揉面时念叨:"娃回来住新屋,摘果不用踩露水。"打桩机惊走了偷荔枝的松鼠。
水泥车开过时,晒谷的老李头突然想起件事——全红婵第一次跳水那年,村里水泥路还没修通呢。施工铭牌写着30天工期。但工人们心里清楚,给冠军盖房子,慢工才能出细活。
就像全红婵说的,压水花要练到肌肉记住位置。新别墅的玻璃窗会映出不一样的迈合村。
那些说房子太小的人或许不懂,对住过果园棚屋的一家人来说,120平已是辽阔天地。全爷爷的老茶壶还搁在窗台。
等新屋落成,煮水时就能看见孙女房间的灯。
村里人都说,那灯光会比奥运金牌还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