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灵犀一墨

提到后妈很多人想到的词语就是:后妈如虎狼,心狠手辣;后妈像毒蛇,咬人心痛难当;后妈来过门,幸福离你远等。可以说关于后妈如何如何不好的词那简直是数都数不完。


不是亲妈,想让一个女人像照顾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照顾别人的孩子,可以说那是难上加难,为什么后妈很难对非自己亲生孩子好,其实这是有多重主客观原因存在的。

首先,从生物学的因素来解释:亲生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直接的生物学联系,这种联系会使得他们在情感上更容易产生共鸣和亲近感。而相比之下,后妈与继子女之间缺乏这种直接的生物学联系,因此建立亲密关系时可能会遇到更多困难。

其次是心理学的因素,后妈在进入一段新的关系后,可能会控制欲强盛,希望自己能够对继子女的生活和行为产生影响,这可能让她对非亲生子女更加严格和不友好,她们认为不是自己亲生的就不行,养不熟。如果作为后妈的女人有自己的孩子,那么想让她对别人的孩子做到如亲子一样关爱,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母爱具有专一性。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我们不能因为对后妈的刻板印象就否定所有的后妈,今天我要讲的一位女主人公,就是咱们历史上后妈的表率。

这位女主人她就是嘉庆帝的第二任皇后---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这位皇后不仅完美地诠释了自己各阶段的每一个角色,更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后,当然让更多的人宣扬她的美德的原因,却是因为她做到了将别人的孩子真正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为当今后妈行为之表率。

人的行为由人的性格来左右和决定,孝和睿皇后为何被称为是后妈界的表率呢?这事还得从她的经历说起。

据史料记载:孝和睿皇后出生于满洲镶黄旗,其父亲是礼部尚书恭阿拉。钮祜禄氏是满清的一个显赫的姓氏,出了六位皇后。这位孝和睿皇后的先祖是弘毅公额亦都的第六个儿子达隆霭。弘毅公府读过清史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显赫的家族。

在孝和睿皇后之前,钮祜禄氏相继出了孝昭皇后和孝圣皇后。然而到了孝和睿皇后的父亲恭阿拉时,却因为种种原因变得相当落魄,据说最难的时候,孝和睿皇后的父亲恭阿拉甚至做过小贩,靠着朋友的接济生活,后来还是在得到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后,才好不容易给自己谋得了一个小官职。

但是一切的转机随着一个女婴的诞生而发生改变,这个女婴就是孝和睿皇后,也许是老天格外眷顾这个一出生就没了母亲的女婴,随着她的降生,恭阿拉一家也迎来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因为钮祜禄氏的女孩都必须参加八旗选秀,孝和睿皇后家属于八旗中的上三旗之首。

而真正推动孝和睿命运齿轮的,却是八岁那年她被乾隆皇帝看中接入皇宫,不过这个时候让她进入皇宫却不是作为秀女,而是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的伴读,当时的孝和睿皇后第一次见到了乾隆皇帝,聪明伶俐的八岁孝和睿皇后给乾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古代女子过了14岁便需要寻找婆家,不知不觉在十公主身边呆了七年的钮祜禄氏已经出落成了一名亭亭玉立的15岁少女。

按照惯例,钮祜禄氏参加了乾隆下旨举办的八旗选秀。在此之前,嘉亲王永琰已经有了一位非常喜欢的女人喜塔腊氏,也就是历史上的孝淑睿皇后,作为永琰最钟情的女人,喜塔腊氏因为接连生育的原因,身体状况可想而知。眼见喜塔腊氏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乾隆便给永琰另封了一位侧福晋完颜氏,可是这位也是弱不禁风的主,几次怀孕下来直接一命呜呼了。

作为自己选中的接班人,乾隆怎么可能会看着自己的儿子每个贴心之人照顾,于是选了个机会,再次在宫中大办选秀,目的就是给自己的儿子选定一位出色的女人作为未来大清的皇后。

就像巴斯德说的一样,机会永远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钮祜禄氏在众多的秀女中,因为其出色的才华和娇美的容貌被乾隆一眼相中,所以顺利成章地成为了皇子永琰的侧福晋。

进入嘉亲王府后的钮祜禄氏上孝顺公婆公爹(皇帝太后),下体贴宫人,可以说是认真的做好了每个角色的分内之事,如此完美的女人,自然是深得永琰的喜欢的,婚后的钮祜禄氏过得也是非常的幸福,五年内为永琰生了一儿一女(皇七女和皇三子)。嘉庆元年,乾隆退位后,嘉庆帝顺利继承了大清的王位,此时的钮祜禄氏也被直接晋封为皇贵妃,成为了继孝淑睿皇后之后的第二个主位。

真是人富贵来了挡都挡不住,嘉庆帝的第一任皇后喜塔腊氏仅仅当了一年皇后便去世了,中宫的位置空了出来。当时身为太上皇的乾隆还在,便直接主张让钮祜禄氏皇贵妃掌管后宫。这一掌管就是五年,只是后面因为孝淑睿皇后和太上皇乾隆的丧礼,让钮祜禄氏的皇后凤冠迟迟六年后才戴上。戴上凤冠的钮祜禄氏没想到自己在皇后的位置上这一坐就是19年。直到嘉庆二十五年一向身体不好的嘉庆帝突然在承德避暑山庄去世。

我们知道,看一个人对自己是否真心,就看在利益面前如何选择,嘉庆帝的突然驾崩,让皇宫里乱做一团。据史料记载:就在大家讨论谁是后继之君的时候,传位的密旨却不翼而飞。

这时所有的问题都一股脑涌向了钮祜禄氏,作为皇后的她,需要在自己的亲生儿子和继子(养子)之间选一个人作为皇位的继承者,自己亲生儿子绵恺和绵忻都已成年,并且年富力强,其中绵恺25岁、绵忻15岁,而此时最年长的旻宁已经38岁,几人在各方面都表现不错,就在所有人以为她会选择自己的亲生孩子继承皇位时,最后关头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却突然以皇后的名义下懿旨让皇次子旻宁继承皇位,也就是我们知道的道光皇帝,要知道道光并非孝和睿皇后的亲生儿子,这一举动,孝和睿皇后是怎么想的呢?

有人说她是作秀, 有人说她是为了标榜自己的美德,想一碗水端平,那么孝和睿皇后选养子继承王位真的是为了一碗水端平,表现自己作为后妈对养子的关爱吗?


后来经过史学家分析,孝和睿皇后如此选择,是从多重角度考虑出发而最终做的决定,因为在嘉庆帝的皇子中,道光帝年纪最大,也最有威望,最关键的是他深受嘉庆帝的老爹乾隆的喜爱,在嘉庆帝还在时,曾经作为皇子的道光就很受其爹的喜爱和倚重,所以相比选自己的亲生儿子继承皇位,不如选择养子更能稳定朝堂局面。

可是反过来我们马上有人会问,道光就算再有资格继承皇位,可是没有老爹的遗诏,也没有老爹的遗言,他就是再好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这时孝和睿皇后以自己的智慧解决了即将面临的一场朝廷风波,她在内务府总管大臣兼皇室宗亲的爱新觉罗·禧恩的建议下,赞成道光以嫡长子身份继承了皇位。并以皇后身份下懿旨公告天下,催促道光尽快继承皇位以宽慰嘉庆在天之灵。

在《清史稿》是这样记载的:今哀遘升遐,嗣位尤为重大。皇次子智亲王,仁孝聪睿,英武端醇……而皇次子秉性谦冲,素所深知。为此特降懿旨,传谕留京王大臣,驰寄皇次子,即正尊位。以慰大行皇帝在天之灵,以顺天下臣民之望。

而这时候巧合发生了,当孝和睿皇后的懿旨颁布不久,就有太监在金匣子里找到了嘉庆秘密立储的诏书,按照诏书中的交代确实是由道光继承皇位,就这样才确立了皇位继承人为道光,随即托津和戴均元率领文武百官拥立道光继位。

通过这件事我们反过来思考是不是觉得哪里不对,之前那么多人都找不到诏书为什么孝和睿皇后刚下了懿旨后,诏书就被小太监找到了。世上哪里有这么多的巧合。

后世的历史学者经过分析认为,其实这样的巧合更多的是人为的处理。因为这只是王公重臣背后一个见风使舵的借口,在所有人看来,真正决定是否由道光继位的关键人物实际上是孝和睿皇后。

要知道道光的生母是嘉庆的嫡妻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孝淑睿皇后去世,当时的太上皇乾隆皇帝让嘉庆册立了孝和睿皇后,而孝和睿皇后也在后来为嘉庆生育了绵恺和绵忻,按照正常人思维,一个女人有自己的亲生儿子,怎么可能会让别人的孩子继承王位,掌管自己的命运。但是孝和睿皇后做到了,她作为养母的这份无私为她获得了更多人的敬重。

正是由于孝和睿皇后的这个选择,既保住了自己两个儿子的一世安稳,也让继位后的道光对她极为尊崇和礼敬,并且很孝顺,钮祜禄氏被道光帝尊封为恭慈皇太后,被视为亲生母亲一般,赡养于宫中,一直侍奉她终老。

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1850年1月23日),孝和睿皇后去世,终年74岁,至此钮祜禄氏走完了自己传奇完美和幸运的一生,她作为公主的伴读,却有幸得到乾隆的赏识,因为孝淑睿皇后的早逝而有幸成为了皇后,因为支持道光登基,而得到后继之君的善待。

她掌管后宫54年,作为妻子她深受丈夫的喜爱和尊重,作为母亲她对待养子如亲生孩子,作为皇后她以大局为重,关键时刻体现出非同寻常的智慧。在21年的皇后生涯和29年的皇太后生涯中,她用心地诠释好了每个角色的本分,做到了朝廷大臣和天下百姓的爱戴。

据史料记载:孝和睿皇后死后,道光悲痛万分,坚持为孝和睿皇后守孝,极尽孝子礼仪,最后道光由于年事已高加上身体不好以及悲伤过度,在孝和睿皇后去世仅一个多月之后,道光在守丧期间悲伤过度也去世了。我想在九泉之下相见的母子,一定能够继续他们这份难能可贵的养子与养母的深沉亲情。


作者简介:灵犀一墨,原名:李海燕,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爱好写作,擅长随笔,散文、诗词赋、作词、剧本、微小说等。有不少作品见于刊物和多家知名平台并多次获奖。多家网络小说平台签约作家,发表中长篇小说近100万字,现为知名媒体公司企划总监,拥有21年的写作经验。

——《写乎》《作家荟》关于稿酬的启事:

1、2025年1月1日起,文章采用后,公众号最低阅读量≥200,稿酬5元;一个月内(下旬作品截止次月10日),在公众号阅读量≥500的,稿酬10元;阅读量≥1000的,稿酬15元;阅读量≥1500的,稿酬20元;阅读量≥2000以上的,稿酬30元。

每篇文章所获赞赏金总额,5元以上者70%发放给作者,5元以下者不发放作者,留作平台经费。

2、稿酬和赞赏在下月上旬以微信转账的方式发放当月稿酬。

3、要求原创首发作品,非原创首发请勿投寄。

4、《作家荟》(散文诗歌类)投稿邮箱:125926681@qq.com;《写乎》(历史文化类)投稿邮箱:499020910@qq.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