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很关注印巴之间的紧张局势。

纸面上的实力印度更强一些,但截至目前印度在和巴基斯坦的交锋中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反而损失了大量战机。

这个结果对印度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所以,尽管外界各种讥讽都已经翻天了,但印度还保持着缄默,好像在展示自己的“大国定力”。



印度这个国家我了解不多,但以前学世界史时曾经看过一些材料,在这里和大家简单分享。

这是一个有着“大国梦”的国家。

20世纪40年代印度独立前夕,开国总理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写道:

“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



一甲子之后,印度外交政策以及相关表述发生了重大调整,很多地方都已经改得面目全非了,但唯独追求“追求大国地位”的目标一字未变,一以贯之。

为了实现自己的大国梦,印度在软件和硬件上都进行了调整。

软件上,印度在外交政策上制定了“五重战略”。

一是自称“领导型大国”。

在公开的外交场合,印度一直强调自己在新一轮国际秩序重塑中要做“全球领导性力量”。

二是自封“全球南方领头羊”。

2023年9月,在新德里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印度总理莫迪与非盟时任主席、科摩罗总统阿扎利·阿苏马尼热情拥抱。然后公开宣称自己是全球南方的领导者,要在全球南方的广阔舞台上施展拳脚。

三是自诩全球南方与全球西方的桥梁。

为了凸显这一特性,印度外长苏杰生专门造了一个词,试图将印度描绘成一个“兼具西方国家、南方国家特性的‘西南方大国’(Southwest Power)”。

四是自视“南亚次大陆霸主”和“印度洋净安全提供者”。

这一点需要重点说说。

在印度的军事视野中,印度理所当然要“搞定”南亚次大陆,决不允许有人动摇自己南亚次大陆的小霸王地位。

而所谓的“印度洋净安全提供者”,其实是美国人的一个“封号”。

2009年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表示,期待印度成为印度洋的“净安全提供者”,自此以后,印度就以“印度洋净安全提供者”自居。

但这个“封号背后”是美国和印度的利益媾和。



美国人希望通过鼓动印度牵制中国,而印度则希望通过美国的支持削弱中国在印度洋的影响和利益。

在印度人眼里,印度洋是他们的“私产”,也是他们成为“有声有色”世界大国的重要战略“支点”。

所以,印度一直很不满中国在印度洋的经济活动。

尤其是自2017年中国在吉布提建立了一个综合性保障基地以来,印度就配合美国大肆渲染中国对印度海上利益的威胁。

甚至到了神经质的地步。

最有利的证据之一,是悬挂在印度新议会大厦里面的一幅巨画,名字叫《大印度疆域图》。在这张地图里不但把巴基斯坦划进去了,而且把中国也全部纳进去了。

不言而喻,印度人正是想通过这幅壮丽的壁画,向外展示其意淫整合周边邻邦的野心,以及重现帝国昔日荣光的幻想。

但我没看到什么野心和荣光,却明白了为什么外界说在精神问题上要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印度”。



五是自塑“全球精神导师”形象,突出外交的“印度教特性”。

简单说就是印度希望利用“印度教”建构想中的“大印度”,不仅包括现有的印度疆域,还要囊括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阿富汗、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和不丹等邻国,俨然要重现一个统一的印度教帝国。

这种狂野不羁的梦想,仿佛让人透过历史的尘烟又听到了希某某的“第三帝国”,以及墨某某关于复兴罗马帝国的吟唱。



而在硬件上,印度这些年不断增加国防预算,在大力发展国内军工产业,建设军用设施的同时,也花大力气从那些军事强国引进了技术和装备。

而且为了实现快速强国强军的梦想,印度这些年几乎是到处撒钱买装备。不管是俄罗斯还是美国,又或者是欧洲列强,只要有人卖印度就买。

利器在手而杀心自起。

这些肉眼可见的实力堆积,也确实让印度人硬气了不少,仿佛就连“大国梦”都增加了不少神秘的色彩。

2024年10月4日,刚刚上任空军参谋长的辛格在新德里举行新闻发布会。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他自豪地宣布:

印度空军在操作、训练和战术等方面已经“遥遥领先”中国!

参谋长的话音未落,记者会上掌声雷动。



这个世界上,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但有一种人例外——你给他机会,他却不中用。

巴基斯坦正处在内外交困之中,实力孱弱;

中美关税战如火如荼,牵制了双方很大精力;

除此之外,中国还受到台海问题和菲律宾问题等强有力的牵制,注意力更加分散;

而在该地区有特殊影响力的俄罗斯又忙于俄乌战争而无暇顾及。

客观说,这确实是印度对巴动手的良机。

但尴尬的是,印度三次出手却都被迅速击溃。以至于到现在对飞机被击落一事都保持着尴尬的沉默。只能打掉牙往肚子吞。

印度的大国梦,感觉又黯淡了几分。

好了,随随便便说了这么多,不耽误大家休息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