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了十六年,仍旧无人能替。
生前是“最像林黛玉”的女人,死后却被昔日“惜春”胡泽红泼冷水:“她那是装出来的。”
有人不解,也有人点头。她到底是天生的林妹妹,还是演技太好,骗过了所有人?
这一切,都要从她的人生说起。
01
“林黛玉”的前身,是个倔强又淘气的女孩
1965年,陈晓旭出生在辽宁鞍山的一个艺术家庭。父亲是话剧团导演,母亲是舞蹈老师。她从小跟着父母跑剧场、听戏,看惯了人情冷暖,也练出了不一样的气质。
小时候她爱跳芭蕾,动作标准,跳得漂亮。十二岁能踢倒紫金冠,结果政审不过关,梦想断了。她不服气,但也没哭,转身进了话剧团,从幕后来到了台前。
第一次拍戏,是在电视剧《家风》里演小配角。那时候没人想到,这个姑娘会成为家喻户晓的“林妹妹”。
1983年,《红楼梦》剧组全国选角。她不等别人推荐,自己寄去照片,还在背后写了首小诗《我是一朵柳絮》。
导演王扶林原本嫌她鼻子太高,不像原著里的林黛玉。但她当着王导的面,倔强又坚定地说了一句:“我就是林黛玉。”
就是这一句话,拍板了。
从1984年开拍到1987年杀青,整整三年。陈晓旭在片场,不吃辣、不说笑,每天像林妹妹附体。黛玉葬花那场戏,她哭得真切,导演一条就过。
有人说她入戏太深,也有人说她演技太好。
可生活里的她,其实完全不像黛玉。
她爱搞怪,偷偷往胡泽红脸上抹眼影,惹得导演当场发火。她喊导演“寂寞的小男孩”,还让人喊张莉去“偷”荔枝。她笑点低,牙尖嘴利,活泼得很。
正是这种反差,让人觉得她“演得不像演”,仿佛她就是林黛玉本人。
02
三段情感,三次心碎,林妹妹的命,逃不过
拍完《红楼梦》后,陈晓旭火了,也结了婚。
第一任丈夫是毕彦君,同是话剧团的。他们从朋友到恋人,最后成了夫妻。可婚后生活远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
她敏感,内向,常常因为一句话闷闷不乐。他粗线条,怎么都猜不到她的心思。俩人越来越远,最终离了婚。
第二段感情,是和王小帅的。两人合租一套房,一人住里间,一人住外间。
她天天闷在屋里,他天天跟朋友谈剧本。一个往里走,一个往外冲。感情像隔着一堵墙,最终无声告别。
第三次遇到郝彤,是在他拍毕业作品时。她答应出演,两人合作多次后擦出火花。不久便结婚了。
这次婚姻不同于前两段。郝彤陪她一起创业,还一起信佛,生活看似安稳。
但命运又一次捉弄了她。
孩子流产,紧接着又被查出乳腺癌。她拒绝治疗,执意出家。临终前,她对父亲轻声说:“爸,我想往生。”
那年,她42岁。
03
再无林妹妹,红尘留名的人,已归尘土
出家前,陈晓旭已经是身价上亿的女强人。她搞广告、开公司、写文案,赚得比当演员时多太多。
但她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冷静。常年读经、吃素、闭门谢客。她说,她找到了灵魂的归处。
她最后的财产捐了个干净,连父亲都一度因遗产问题走上法庭。
丈夫郝彤后来还俗再婚,回归普通生活。而那一代的观众,还在怀念那个林黛玉。
胡泽红那句“她是装出来的”,像一盆冷水。
可她说的也不全错。
陈晓旭不是生来多病的林妹妹,她是演技极佳,是太聪明,也太用力。
她把自己“装”进了林黛玉的壳,三年里吃素、练字、吟诗、读书,连呼吸都像黛玉。入戏太深,出不来了。
她也不是没演技,而是演得太真,把自己也骗了。
有时候,这种“装”,比天生还可怕。
三十多年前,她坐在湖边的船里,细风拂面,眼里有泪,心里是愁。
那一瞬间,她不是陈晓旭,是林黛玉。
如今,红尘已远,林妹妹不在,梦却还在。
她用短短42年,演了一场太过逼真的悲剧。也许,她没骗别人,只是骗了自己。